第十八章 原矿和舞会
《重生之积木》作者:搭积木 2020-01-12 11:48
不知道哪位读者兄弟那么给面子,居然上了4张票催更12字!要我命啊……第一次有人催更,少不得花点力气,看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写完那么多。写不到的话也没办法了。有多少算多少。
挖矿的时候没注意看采集了些什么。准备回去时,姜斌发现个新问题。
原本一直以为,采集到形状不同成分不同的物品,系统就做成数据库的一条数据,现在忽然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只有在系统认可的、具有特别命名的物件,才有单独的数据流。比如,一幢商务大楼,如果姜斌直接采集的话,那么在系统里面就出现一幢商务大楼,命名为这幢大楼本身的名字,比如某某大厦。如果换了一幢居民楼,因为属于无名、普通、批量建造的建筑物,那么很可能,系统就认为这是一堆建筑材料,直接分类成砖头、钢筋、废弃水泥块……这个特性有点类似无名NC和有名NC的设置,无名NC是可以同时重复刷新的,而著名NC就有唯一性了。
同样的,如果采集一块玉雕,系统也有一个特别的命名,如某某佛像或者某某玉佩,或者干脆用一个序列的字母数字命名。而采集和田玉原石,当第一块的时候,系统根据成分划分为羊脂白玉还是普通白玉还是青玉墨玉碧玉糖玉等。如果第二块原石的成分在系统中已经存在,那么就不另外开数据记录,仅仅作为普通物资。如果移出包裹,就简单地化为物质存量了。
那么生成原石的时候呢?幸好,系统还算解越大地原石越有价值。复制而成的原石,都是按照收入的原石中最大的体积来算。如果第一块原石是一立方厘米,那么复制出来就是这么大。然后过了段时间又采集到一立方分米大的一块原石,那么数据库的资料就按照大的那个体积来更新。
这跟人造物件又有区别。照,姜斌曾经采集过钢铁战舰,那么如果复制钢材就都是一艘一艘的轮船了?不是的。对此系统也能认可特定的零件名称。就像前面说地,收入的材料如果是人为弄成一定形状大小的,系统都作为一条单独的记录。钢管是钢管,角铁是角铁。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矿石不是这样记录了,因为采矿的时候并没有特地把矿石琢磨成一定得形状,只是随便敲开而已。
这样一来,姜斌发现自己做了很多的白工。他其实只要找最大的原石,每个品种收入一份就可以了。如果要使复制的原石有所区别,只要把第一次复制的原石粗略加工,然后作为单独的数据采集下来就行。
好在他本来就无所事事,也没觉得浪费时间可耻。再说也就浪费了两天时间。
羊脂玉是最稀少地,目前采到最大的一块也只有一个半拳头大小。体积最大的是普通白玉,其他色泽的体积都差不多。羊脂玉是纯白地,白璧无瑕指得就是羊脂白玉。在日光灯下看。没有一丝杂色,半透明的玉料中,可以看到有雾气状存在。=君子堂首发=而普通白玉初看跟羊脂玉差不多,往日光灯下一照,就有微黄色斑。
有意思的是黄玉。黄玉其实也是白玉,只是比一般的白玉更黄,因为“黄”近“皇”,而且色泽明显的黄玉数量稀少,在清代时价值曾经超过羊脂玉。当然现在只是因为数量地原因才比较体现价值。
糖玉是一种深红色玉矿,像红糖的颜色;青玉呈青绿色;墨玉为纯黑或者斑黑;这些玉石的产量较多,采集的个体体积也最大,最大的一块普通白玉足有两个立方。
羊脂玉是不能拿给缪四六去批发的,这个东西太珍贵。一公斤羊脂玉原石在后世也要价值几十万。现在虽然没有那么贵,但现在的人民币还没有贬值过。
姜斌挑了一些普通色泽的玉石,随手弄碎成十厘米见方的小块混杂在一起,找了个牛仔布地马桶袋(当时比较流行的行李袋)装了半包,回到校。这时候已经是傍晚。
直接来到缪四六的宿舍。缪四六在,还有些别的生。姜斌举着马桶袋晃了晃。缪四六眼睛一亮:“是你说的那个?”
“是的。这次比较仓促。就弄了这么点。现在要看吗?”姜斌看了眼边上地生。
“等一下,你跟我来。我们换个地方。”缪四六收拾一下。带着姜斌下楼。
“我们在校外有些据点。毕竟平时在校宿舍里,做很多事情不方便。既然我们是伙伴了,那么就要带你去认认门。不太远,在二村,现在还有公车。”缪四六带着姜斌直接往校外走。
姜斌领着个袋子感觉有些碍手碍脚,直接递给缪四六:“我拎了好久了,反正要给你地。你拿着吧!”
缪四六也不介意,看这袋子也不算大,一接手后,不由一沉!这袋子少说也有五十斤了!他见过的玉石制品不少,可还没见识过原矿,而且是那么大一袋子。就算山里地老大们出去盗一座未开封过的古墓,收获也不有那么多!
等了十多分钟,抽了两支烟后,等到了公车,坐了两站路,来到二村居民区。
二村应该算是一个社区条件比较完善的小镇了,有电影院,商业街,各种饭店,溜冰场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缪四六他们的据点在一幢六层工房内。是一个小弟的房子,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家。回家也是住在市区的房子。这里地一层两套三室一厅的套房。是征地的时候分来的,都给儿子拿去折腾了。
十三太保的老大们经常在这里聚,无非是带着马子跳舞喝酒打牌赌博。这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在。看到缪四六上来,纷纷招呼,随后看到跟在后面的姜斌,又齐刷刷闭口,大眼瞪小眼,有几个控制不住地往后直退!
“老二老三老四,跟我来一下。首发君子堂其他人先回避,去其他房间玩吧。我们商量点事情。”缪四六叫了几个人后,带着姜斌到了一间卧室,等其他三个进来后,把门关上。卧室里有一圈转角沙发,五个人围着一张红木茶几坐下。
缪四六打开袋子,轻轻往外一倒,哗啦啦地散出一堆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石块,有十几二十块左右。
“这是什么?难道这就是玉石矿?”老二起最近正在忙活的事情。
缪四六没搭这个小白,仔细翻看了下,对比脑海中记忆的、山上那个老头教地内容。然后对姜斌说:“这些是山料,应该是直接在山上开采的,比河里捞的籽料要差很多。不过体积倒还都蛮大。”
“废话,我之前就跟你说过。这都是在矿洞里挖出来的原矿,又不是河里捡来的。而且,现在什么年代了,河里哪儿还有可以随地捡到的籽料?几百年前就快绝种了!否则籽料也不那么贵。”
“呃,我就是说说嘛。其实什么料都没关系。如果真的是籽料反而不敢去糟蹋了……老四,你不是说你家里有玩玉器的吗?打听一下,有没有人肯做私人加工的,把这些山料做成玉器。”
“阿哥,我们家里那些人,只玩啊,不做的!他们认识地玩家,也都是只买成品古董收藏,哪自己动手做啊?”老四有点尴尬地说。
“我倒是有个办法。”姜斌起了于国华。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祖辈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挖矿的时候没注意看采集了些什么。准备回去时,姜斌发现个新问题。
原本一直以为,采集到形状不同成分不同的物品,系统就做成数据库的一条数据,现在忽然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只有在系统认可的、具有特别命名的物件,才有单独的数据流。比如,一幢商务大楼,如果姜斌直接采集的话,那么在系统里面就出现一幢商务大楼,命名为这幢大楼本身的名字,比如某某大厦。如果换了一幢居民楼,因为属于无名、普通、批量建造的建筑物,那么很可能,系统就认为这是一堆建筑材料,直接分类成砖头、钢筋、废弃水泥块……这个特性有点类似无名NC和有名NC的设置,无名NC是可以同时重复刷新的,而著名NC就有唯一性了。
同样的,如果采集一块玉雕,系统也有一个特别的命名,如某某佛像或者某某玉佩,或者干脆用一个序列的字母数字命名。而采集和田玉原石,当第一块的时候,系统根据成分划分为羊脂白玉还是普通白玉还是青玉墨玉碧玉糖玉等。如果第二块原石的成分在系统中已经存在,那么就不另外开数据记录,仅仅作为普通物资。如果移出包裹,就简单地化为物质存量了。
那么生成原石的时候呢?幸好,系统还算解越大地原石越有价值。复制而成的原石,都是按照收入的原石中最大的体积来算。如果第一块原石是一立方厘米,那么复制出来就是这么大。然后过了段时间又采集到一立方分米大的一块原石,那么数据库的资料就按照大的那个体积来更新。
这跟人造物件又有区别。照,姜斌曾经采集过钢铁战舰,那么如果复制钢材就都是一艘一艘的轮船了?不是的。对此系统也能认可特定的零件名称。就像前面说地,收入的材料如果是人为弄成一定形状大小的,系统都作为一条单独的记录。钢管是钢管,角铁是角铁。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矿石不是这样记录了,因为采矿的时候并没有特地把矿石琢磨成一定得形状,只是随便敲开而已。
这样一来,姜斌发现自己做了很多的白工。他其实只要找最大的原石,每个品种收入一份就可以了。如果要使复制的原石有所区别,只要把第一次复制的原石粗略加工,然后作为单独的数据采集下来就行。
好在他本来就无所事事,也没觉得浪费时间可耻。再说也就浪费了两天时间。
羊脂玉是最稀少地,目前采到最大的一块也只有一个半拳头大小。体积最大的是普通白玉,其他色泽的体积都差不多。羊脂玉是纯白地,白璧无瑕指得就是羊脂白玉。在日光灯下看。没有一丝杂色,半透明的玉料中,可以看到有雾气状存在。=君子堂首发=而普通白玉初看跟羊脂玉差不多,往日光灯下一照,就有微黄色斑。
有意思的是黄玉。黄玉其实也是白玉,只是比一般的白玉更黄,因为“黄”近“皇”,而且色泽明显的黄玉数量稀少,在清代时价值曾经超过羊脂玉。当然现在只是因为数量地原因才比较体现价值。
糖玉是一种深红色玉矿,像红糖的颜色;青玉呈青绿色;墨玉为纯黑或者斑黑;这些玉石的产量较多,采集的个体体积也最大,最大的一块普通白玉足有两个立方。
羊脂玉是不能拿给缪四六去批发的,这个东西太珍贵。一公斤羊脂玉原石在后世也要价值几十万。现在虽然没有那么贵,但现在的人民币还没有贬值过。
姜斌挑了一些普通色泽的玉石,随手弄碎成十厘米见方的小块混杂在一起,找了个牛仔布地马桶袋(当时比较流行的行李袋)装了半包,回到校。这时候已经是傍晚。
直接来到缪四六的宿舍。缪四六在,还有些别的生。姜斌举着马桶袋晃了晃。缪四六眼睛一亮:“是你说的那个?”
“是的。这次比较仓促。就弄了这么点。现在要看吗?”姜斌看了眼边上地生。
“等一下,你跟我来。我们换个地方。”缪四六收拾一下。带着姜斌下楼。
“我们在校外有些据点。毕竟平时在校宿舍里,做很多事情不方便。既然我们是伙伴了,那么就要带你去认认门。不太远,在二村,现在还有公车。”缪四六带着姜斌直接往校外走。
姜斌领着个袋子感觉有些碍手碍脚,直接递给缪四六:“我拎了好久了,反正要给你地。你拿着吧!”
缪四六也不介意,看这袋子也不算大,一接手后,不由一沉!这袋子少说也有五十斤了!他见过的玉石制品不少,可还没见识过原矿,而且是那么大一袋子。就算山里地老大们出去盗一座未开封过的古墓,收获也不有那么多!
等了十多分钟,抽了两支烟后,等到了公车,坐了两站路,来到二村居民区。
二村应该算是一个社区条件比较完善的小镇了,有电影院,商业街,各种饭店,溜冰场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缪四六他们的据点在一幢六层工房内。是一个小弟的房子,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家。回家也是住在市区的房子。这里地一层两套三室一厅的套房。是征地的时候分来的,都给儿子拿去折腾了。
十三太保的老大们经常在这里聚,无非是带着马子跳舞喝酒打牌赌博。这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在。看到缪四六上来,纷纷招呼,随后看到跟在后面的姜斌,又齐刷刷闭口,大眼瞪小眼,有几个控制不住地往后直退!
“老二老三老四,跟我来一下。首发君子堂其他人先回避,去其他房间玩吧。我们商量点事情。”缪四六叫了几个人后,带着姜斌到了一间卧室,等其他三个进来后,把门关上。卧室里有一圈转角沙发,五个人围着一张红木茶几坐下。
缪四六打开袋子,轻轻往外一倒,哗啦啦地散出一堆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石块,有十几二十块左右。
“这是什么?难道这就是玉石矿?”老二起最近正在忙活的事情。
缪四六没搭这个小白,仔细翻看了下,对比脑海中记忆的、山上那个老头教地内容。然后对姜斌说:“这些是山料,应该是直接在山上开采的,比河里捞的籽料要差很多。不过体积倒还都蛮大。”
“废话,我之前就跟你说过。这都是在矿洞里挖出来的原矿,又不是河里捡来的。而且,现在什么年代了,河里哪儿还有可以随地捡到的籽料?几百年前就快绝种了!否则籽料也不那么贵。”
“呃,我就是说说嘛。其实什么料都没关系。如果真的是籽料反而不敢去糟蹋了……老四,你不是说你家里有玩玉器的吗?打听一下,有没有人肯做私人加工的,把这些山料做成玉器。”
“阿哥,我们家里那些人,只玩啊,不做的!他们认识地玩家,也都是只买成品古董收藏,哪自己动手做啊?”老四有点尴尬地说。
“我倒是有个办法。”姜斌起了于国华。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祖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