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锋芒初露(2/2)
《霸汉》作者:龙人 2020-01-14 13:21
“不是五百两而是三千两能拿你人头者可获白银三千两!”小晴突然道。
林渺笑了不由得自嘲道:“原来我的人头会这么值钱看来我真该高兴才是。”
白玉兰半晌后才深深地吸了口气淡然问道:“你为什么要杀孔庸?”
林渺的眸子里射出一缕黯然之色凄然道:“因为他逼死了我最心爱的人所以他必须偿命!”
白玉兰、小晴与林渺的眼神一触皆不由自主地感到心神大震她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林渺内心那种刻骨铭心的痛那根本就不需要用言语表述。
“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些是我错怪了你!”白玉兰的语气一软柔声道。
林渺自悲伤之中回过神来涩然道:“你和我是处在两种不同的立场你怀疑我是因为我值得怀疑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如果小姐不将我送官的话那我便走了!”
林渺说完转身便向门外行去。
“你去哪儿?”白玉兰惊问道。
“天大地大何处不能容我?虽是王莽的钦犯但天下有太多王莽管不来的地方既然湖阳世家不是容身之所我可以浪迹天涯做个闲云野鹤之人也会快哉!”
林渺说完不再理会白玉兰诸人掀开门帘便行了出去。
“梁渺等等……”小晴大急也不等白玉兰示意便大步追了出来。
林渺行至后院的花园顿住对于小晴他有一份特殊的好感那是因为她有一种特别的聪慧和灵质。或许那是因为她是凭直觉而活的原因吧。
“晴儿不用再说什么了。”林渺淡淡地道。
小晴追到林渺的身边拉住他的衣袖急切地问道:“你真的要走?”
“我是朝廷钦犯在这里只会连累你们白家难道你愿意看到白家受到牵连?”林渺淡然反问道。
“你也太小视我湖阳世家了你以为在我们的家族中只有你一个钦犯吗?便是官府知道你就是钦犯林渺又敢怎样?此刻南阳根本就不在官府的管辖之内试问谁敢来惹白家?”小晴微急道。
林渺不由得笑了笑却并没有作什么表示仅仅望了望天空深深地吁了口气道:“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受到太多束缚的人虽然我出身低微但从来都不想委屈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你应该知道当一个人被别人当贼看的时候那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滋味我并不欠白家的也无求什么是以我不想……”
“难道就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留在白府吗?”小晴无限期待地望着林渺有些幽怨地打断林渺的话小心翼翼地问道。
林渺心头一震目光深深地射入小晴的眸子里心中仿佛有些莫名的感动他怎会不明白小晴的话意?可是他能接受对方的这份情意吗?尽管他对小晴并不是没有好感但这跟男女之间的爱情似乎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他不需要因为梁心仪的死去背负什么承诺可是此时此刻他能接受对方的情意吗?
林渺不由得叹了口气道:“也许有!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湖阳世家并非等闲之地以我的心性此处只怕容我不下!”
“其实小姐很欣赏你但为了家族的利益她才不能不慎重可是眼下事情已经澄清她已经向你道了歉难道你就不可以退一步吗?”小晴有些微微忿然地问道。
林渺默不作声。
小晴心中有些气恼又道:“我觉得你应该不是一个没有度量的人在我的观点之中男人要有傲气要有傲骨否则只会失去其人格的魅力但是大丈夫不应常记小节常记小过更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之上体谅别人这叫仁。我喜欢你的傲骨可你总不能为一些小事就常以清高自居呀小姐乃女流之辈错尚能抱之以歉意你身为大丈夫却无此容人之量吗?”
林渺被小晴这样一说脸色骤变但他却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盯着对方。
“大丈夫能屈能伸忍常人所不能忍。真的晴儿很希望你能留下相信你绝对不是一个鼠肚鸡肠之人就当是为了晴儿好吗?”小晴苦口婆心地道她眸子里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仿佛不在意林渺会因她的话而拂袖走人她似乎很相信……
林渺心中涌出了百般滋味知道小晴此话之中所包涵的感情这番话真诚而又有如巨石惊澜般的分量。
林渺没有愤怒只有感动和惭愧他不由自主地将双手搭在小晴微显削瘦的双肩上愧疚而感激地道:“谢谢晴儿此番当头棒喝骂得好如果林渺仍故作娇情只怕天下人都会耻笑于我了……”
“我们欢迎你留下来!”白玉兰也掀开帘幕悠然道。
林渺和小晴不由得一齐扭头向白玉兰望去旋又转头对视同时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一切都不用说了从今天起你将真正成为白府的一员没有人敢再当你是外人除非有一天你要离此远去!”白玉兰温柔地道隔着深纱仍可见其泛起的温柔之极的浅笑。
白玉兰在路上受到袭击之事在白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居然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付白玉兰这让白家的老太爷白鹰大为恼火。
白鹰对这个孙女最是疼爱视之为掌上明珠可是这些日子来先是伏牛山的栲栳帮欲劫持孙女现在又是太白顶的人这使多年不问家务的白鹰也动了杀机。
林渺此次是救白玉兰的功臣自是受到白家热情的欢迎。在白家这种求才若渴之际林渺的出现倒确实引起了白鹰注意。
白鹰得知林渺似乎与小晴的关系很好更是高兴至少这样更能够拉拢这个年轻人。他亦是人老成精知道如何笼络人心是以他倒很乐意让小晴拴住林渺。
当然这只是白鹰自己的想法林渺是否会如此想却是另外一回事。
“年轻人你想要什么奖赏?”白鹰亲自召见林渺可谓是对林渺极为优待了。作为一个家丁得白鹰如此之问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白鹰已经知道林渺的来历乃是朝中的钦犯但这一切已经不重要反而使得白家更重视这个人。
林渺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需要什么奖赏呢?望着这位脸如铁铸、须斑白的老者他犹豫地望了一下白玉兰但白玉兰只是含笑望着他。
“保护小姐安危是小的职责何谈奖赏?小人无所求!”林渺肃然道。
“呵呵……”白鹰捋须而笑朗声道:“很好居功不傲你知道为什么老夫要亲自召见你吗?”
林渺摇了摇头道:“老太爷的心意小的不敢乱猜而且也猜不到。”
“老夫见你只是想看看你这个可以与南阳第一俊杰刘秀称兄道弟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白鹰的话让林渺吃了一惊心下愕然忖道:“谁说我跟刘秀称兄道弟了?”
“邓禹今日也来了唐子乡此刻正在敝府作客他听说你在这里甚是欢喜这些都是他说的。”白玉兰突然开口道。
“邓禹来了?!”林渺大愕随即大喜竟失声反问。
白玉兰和白鹰诸人不由得都笑了他们倒不会怪林渺的失礼之处。自林渺的表情之中他们可以看出林渺的身分绝没有假而传闻邓禹、林渺、刘秀这三个人的关系特殊也绝不会有假。
“不错待会儿老夫便可让人带你去见他不过老夫很希望你能够留在我湖阳世家。当然如果你执意要离开这里与邓禹另行展老夫也绝不阻拦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主见。”白鹰突然极为客气地道。
林渺不由得微怔白鹰说得竟如此直截了当而且此话自湖阳世家老太爷的口中说出来其分量自是更不容小觑也让林渺感到这个老人对他所抱的期待极高极大如果他仍要离湖阳世家而去的话那确实对不起这位老人的知遇之恩了。
“老太爷何说此话?蒙老太爷赏识林渺便是肝脑涂地也要为湖阳世家出力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林渺一介草民得太爷、小姐和老爷看得起岂是不知感恩之辈?”林渺表情肃然语态诚恳地单膝跪地道。
“呵呵……”老太爷白鹰起身伸手相扶欢喜地拍了拍林渺的肩头对他似乎甚是喜爱道:“好以后湖阳世家便是你的家不必自称小的之类了待会儿和邓禹聊过之后便让玉兰带你来见我我有事想找你谈!”
“谢谢太爷赏识林渺知道该怎么做!”林渺诚恳地道。
白鹰点了点头道:“很好让玉兰带你去见邓禹吧!”
邓禹依然是那般神彩飞扬舌辩如簧白府之中的许多食客及几位南阳的豪客也在客厅之中。
林渺很远便听到了邓禹的辩论之声他早就知道邓禹在宛城之时便已是南阳有名的才子与刘秀同游长安可谓满腹经纶文武全才在南阳之地有很多人都极为推崇其才学。尽管他年纪轻轻可是无论到哪里都受到上宾的礼遇包括湖阳世家也不例外。
“不知邓公子对今文经学又有什么高见呢?”有人问道。
“我在长安之时曾听刘歆大夫谈过这样一些话不妨说给大家听听‘往者缀学之士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疲老脯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残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嫉妒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我觉得这段话讲得非常精辟今文经学派于繁琐说经的同时甚至疲老不能究一经抱残守缺目光短浅死抱着师法拒绝进步……”
“邓公子说得太武断了一些吧?难道董仲舒大宗师也是抱残守缺目光短浅拒绝进步吗?”一人有些愤然地打断邓禹的话道他乃是南阳大儒董仪。
客厅之中的许多人都知道董仪乃是董仲舒大宗师的后人极推崇今文经学。谁都知道邓禹的话激怒了这位大儒事实上客厅之中仍有许多人都崇尚今文经学邓禹这番话确使许多人听起来极为不舒服但也有几个向往古文之经学因此对邓禹之说大感快慰。
“董仲舒大宗师当然不是抱残守缺、目光短浅、拒绝进步之辈。”众人正在担心邓禹如何解释的当儿自客厅门外传来了一阵极为洪亮的声音。
白玉兰和林渺及小晴大步行入客厅说话之人竟是林渺。
白玉兰本来对邓禹那一番话大为震动却没想到身边的林渺竟然突地开口人未入门声音已经送了出去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林渺与白玉兰步入客厅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来是因为林渺的话二来是因为白玉兰那虚掩于轻纱之后的绝世姿容。
邓禹一见林渺不由得大喜立身快步相迎竟不理白玉兰的问候与林渺搭肩激动地道:“想不到你仍活在世上逍遥自在也不知骗得多少人为你伤心真是该罚三坛烈酒呀!”
“本来已见到阎王的面了但想到邓兄那里还有三大坛烈酒没喝一不小心又活了过来所以请邓兄那三坛烈酒不要这么快给我喝了否则下次要见阎王就没有牵挂那可真去了!”林渺再见故人心怀大畅拥着邓禹的肩头爽朗地笑道。
白玉兰本来对邓禹未理她的问候有些微恼可听得林渺和邓禹这有趣的对话不由得掩口笑了起来。
客厅之中本来气氛极为尴尬可林渺这一句话把大家全逗乐了便是董仪也为之莞尔。当然这是因为林渺肯定了董仲舒的大宗师地位算是为他先祖挽回了一些颜面因此对林渺倒多了几分好感。
邓禹见林渺答得有趣也不由得哑然失笑拉着林渺道:“兄弟便坐到我身边吧。”
“恭敬不如从命!”林渺望了白玉兰一眼见白玉兰冲他笑了笑也便放心地坐到邓禹的身旁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何以客厅之中聚着这许多人?
“林渺见过各位先生不知厅中有此盛事贸然而至打断诸位的话题实是深感歉意。”林渺客气地道。
众人见林渺与白玉兰一起出现而又与邓禹如此亲密虽然深感此人名不见经传却也不敢存半点小觑之心。
白玉兰的座位在邓禹诸人的对面那可算是主人的席位。
白玉兰对林渺的表现有些讶然在这种舞文弄墨的场合之中林渺似乎也毫不怯场一般的武人在这种只有儒士相聚的环境中很难应付得体除非他自身对这类知识很有底蕴便像邓禹那样文武双全。相对来说邓禹的文采比其武功要出名得多尽管许多人说他是个高手但仅是相对而言。可是林渺出身于市井难道也会和邓禹那般才高八斗?这使白玉兰对林渺更是有些高深莫测了。
事实上白玉兰确实对林渺有些高深莫测之感最初见到的林渺与此刻所见的林渺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林渺似乎每天都在改变从内在的气质和气势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人有些吃惊可又似乎是情理之中。
总在特别的时刻林渺却总有惊人之举。
小晴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林渺和邓禹身上对于林渺的这些异常惟有她表现得最为平静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我倒要请教一下邓公子刚才那番话有何立论?”董仪仍然无法对邓禹刚才的那番话释怀旧事重提道。
白玉兰神色也为之一肃邓禹刚才对今文经学加以大力拼击她倒想听听邓禹有何高见。
邓禹淡然一笑目光却自白玉兰扫过再落到林渺身上不由得悠然问道:“刚才阿渺话未说完相信阿渺定有高论你先说说看我们的见解有什么不同之处。”
众人不由得都感讶然谁都没有想到邓禹竟会将这个问题推到林渺的身上而眼前的林渺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知道者也顶多只是知其乃杀害宛城都统之子的钦犯。不过众人心知肚明刚才林渺确实曾接过董仪的话题而且此人又与白玉兰同来应该不会是简单等闲之辈。
白玉兰和小晴是知道林渺底细的也不相信以林渺那出身市井身分的低层人物会对这今文经学的儒家学说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要知道坐在这客厅之中的人物无不是满腹经纶的大儒这些人有的是湖阳世家的客卿有的是湖阳大儒若是林渺的立论难以立足只一听就知道她们倒为林渺的处境感到为难起来。
林渺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不由得笑了笑自若地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我刚才听了邓兄的一番话深有同感虽然刘歆助纣为虐助王莽谋逆汉宗江山但此人确实是学识过人见地别具一格!”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林渺的目光一丝不漏地将厅中每个人的表情捕捉了下来。
董仪的脸色很难看在座的也有几人神色不太自然林渺此话分明表示刘歆和邓禹的见地是对的也便是说今文经学抱残守缺……那几位热衷于今文经学之人闻言自然神色不自然但谁都知道林渺话还没有说完同时他们也不能不赞同林渺对刘歆的评价。
刘歆之才乃是天下公认也可算是一代宗师级的大儒其文采可称是同代人的表率自然没有人敢否认刘歆。同时厅中众人对林渺称其为助纣为虐也大感愕然。
白玉兰对林渺的话并没有多大的惊讶只是耐心地等待着林渺说出下文。
“在今文经学之中百余年来成就最高者莫过于董仲舒大师!”林渺又道。
董仪脸上这才有了半丝笑容林渺对他先祖的肯定而且说是成就最高者这怎不让他感到自豪?
“董大师的大一统思想实是聚古今之大成融百家思想而成。其实孔子、墨子、孟子都曾有过这种新的一统意识梁襄王曾问孟子:‘天下乌定乎?’孟子说:‘定于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个‘一’便是大一统只是那时仍没有董大师这般明确地提出。虽然这种思想只是迎合了帝皇掌权者但是这也是人民的需要。惟天下一统施政者仁才能让百姓免受战火之灾安居乐业。惟道德伦理一统方能使百姓、官吏相敬相爱和睦不相侵犯使天下得以太平生活得以安稳。所以我很敬仰董大师!”
林渺侃侃而谈只让所有人都目泛奇光虽然林渺仍未完全解释自己的立论但他从剖析别人思想入手的叙述方式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且剖析之精辟便是那些看不起今文经学的人也无法反驳。
林渺的评析客观而切实又引孟子与梁襄王之对话更说孔子和墨子也曾有过这样的意识这话也并不假。而林渺将董仲舒比孔子、孟子诸人使得董仪心中更是欢喜对林渺好感大增。
白玉兰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异样的神彩林渺那种傲然而洒脱的神态与那深邃又似乎带有野性的眼神让她内心莫名地为之颤动。她倒希望林渺快点说出自己的高见同时又觉得林渺有些像某个人可又说不明白。
邓禹也微讶林渺的陈述比他想象的还要精彩便是他也忍不住想知道下文看林渺怎样把话题引述过去。
“董大师的大一统思想确实是不朽的思想这一点在他的《春秋公羊学》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大师在向武帝献策时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理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不知大家是否读过这段话?”林渺突地问道。
董仪点头同时也有数人点头应和因为这段文字只要是崇尚今文经学者都必读。
“如此说来何以林公子认为今文经学是抱残守缺、目光短浅呢?”有人问道。
“每家学说有其利也有其弊包括董大师的《春秋公羊说》诸位若读过《礼记·中庸》应知其中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日月之代明万物并孕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教化以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又曰: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薄博渊泉而时出之。薄博如天渊泉如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这之中的大一统思想把‘大’神化了董大师也不免未曾摒弃这个神化的思想不只是把皇帝当权者神化了亦把它的道德规范也神化了。当然这种思想并没有错但由这种神化的精神所引出的东西却成了问题。”林渺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神态有种说不出的优雅倒似乎他此刻已成了一代大儒正在教化众生正在传道授业。
众人全都默然倾听林渺这种信手拈来的引用再加上其抑扬顿挫的声音配以沉稳而傲然的表情使人对其思想有种深信不疑的感觉觉得他的每一句话都包含至理而无可辩驳。
“那林公子所称引出的弊端又是什么呢?”董仪心情也平静了下来因为林渺所说确实是事实而所引用之话他也并不陌生其中思想亦确如林渺所说但他并不认为有什么错在他眼里君权至上神化又有何不可?
“这种思想神化对于一统只有利而无害使人们更拥君、拥政会使天下政局更稳但是一种思想如果神化只会使他更易引入歧途易生出虚无飘渺之学说一旦学说脱离了实际往往会误导人们走入一种死胡同而今文经学的信徒们却茫然不觉盲目地信奉师法、家法也使其思想脱离实际越来越远。比如最初董大师的大一统思想只是想用以巩固皇权安宁天下可后来学习者却忘了经学本身的宗旨一味寻求经学文字之间的意义且众说纷纭以至于现在的今文经学一味地繁琐说经一经说到百余万字少也有数十万字令人生厌。这使神化的思想更为虚渺什么求雨呀止雨呀更有甚者以孔子名义胡乱捏造……这些从实际之中不难看出朝中提倡今文经学者无不是吹捧阿臾之辈他们已无法在思想上真正像董大师那样开创一派只好撕下脸皮做些让人唾骂之事而今文经学也是在他们手上不断糟塌实在是让人为之惋惜!”林渺悠然叹道。
这番话只让在座的每一人都大为动容虽然林渺的立论并不全面但其就事论事、举出实例也使人无话可驳而且他并不是全面驳斥今文经学而是指出这只是今文经学学者的过错使人感到林渺评断中肯而又不是刻意攻击连董仪也为之心服。纵观今日之世今文经学的儒生无什大成之人可见其末落之势他也不得不承认林渺一针见血的评论。
“林公子认为今日之今文经学是虚无之学了?”有人问道。
“也不全如此但大部分已是如此了其经文繁琐却无多少实质的东西刘歆所说:‘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我已在今日所著之今文经学之中找不到新东西而景帝大会白虎观正是总结今文经学的大好机会但今文经学的博士和儒生竟没有人能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哀吗?难道不可以说明什么吗?”林渺反问道。
厅中众人顿时哑口无言。
“好好……”邓禹先拍掌赞道。
白玉兰和小晴也鼓掌附和厅中另有几位崇尚古文学的大儒也颔称好。
“听林公子一席话实在是畅快之极若有机会还请林公子和邓公子前往老朽府上一座!”一名与董仪并座的老者捋须欢笑道。
“郑老庄主客气了邓禹若有时间定当拜访!”邓禹客气地拱手道。
林渺亦连忙称谢他其实对厅中之人都不甚熟悉只好唯唯诺诺地应称。
白玉兰见他那样子差点笑出声来忙介绍道:“这位是闻名南阳的大儒郑芝先生乃前朝大学士。”
“噢久仰久仰。”林渺恍然。
“不知林公子师法何家呢?”郑芝客气地问道。
“晚辈自幼随父读过几本圣贤书应算是家传之学。”林渺客气地道。
“不知令尊大人是……”郑芝又问道。
“家父乃市井小民说出来先生也不会知道。”林渺坦然自若地笑答道。
“那林公子可听说过‘林策’其名?”郑芝突然问道。
林渺一震有些讶然回答道:“正是家祖父难道与先生曾相识?”
郑芝笑了笑道:“难怪林公子有如此才情。不错老夫确实曾与令祖父有过两面之缘最后一次相见是令祖父去参加百虎观大会之前我曾向他求教。后来令祖父去参加白虎观大会后便再无缘得知其下落却没想到今日遇上故人之孙!”
“哦原来令祖父当年也曾参加过白虎观大会。”董仪和在座的诸人皆大讶包括白玉兰但惟有林渺苦笑他可不知道这些他生下来才五岁爷爷便去世了父亲也自那时开始消沉仕途不得志家业被败他也便开始了痛苦的童年。对于祖父的往事他只是偶尔从父亲口中听说一些而已。
白玉兰得知林渺的祖父曾参加白虎观大会自不再怀疑林渺的才学却不明白为何林渺会出身市井按理应该是书香门第才对。对于这一点不仅是白玉兰便是邓禹也感讶然知道原因的只有林渺自己因为他对家庭的没落感受最为深刻也最为直接但他却不会将之告诉这里的任何人。
邓禹仅知林渺生在天和街其父为一穷儒倒没有料到其祖父也曾是显赫一时的大儒。要知道当年能够参加白虎观议事之人都是德高望重、才气声名遮盖一方之儒士因此林渺虽家境没落但其文化底蕴仍然存在。
[注:汉景帝时大会白虎观在近两百年后由古文学者班固整理写出了《白虎通》把今文经学系统地作了总结。而此时已是在东汉章帝之时章帝于建初四年“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深同异连日乃罢肃宗(章帝)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白虎观议奏的规模和经历的时间都要过石渠阁议奏但这却是第二次白虎观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