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立国传章节目录 > 第一百六十章 我们要西征(二)

第一百六十章 我们要西征(二)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月周太史令康权言于周主生曰:“昨夜三月并出微连东井自去月上旬沉阴不雨以至于今将有下人谋上之祸。”生怒以为妖言扑杀之。特进、吏部尚书辛牢等谓清河王法曰:“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怀异志燕、晋二方伺隙而动恐祸之日家国俱亡。此殿下之事也宜早图之!”法心然之畏生趫勇未敢。生夜对侍婢言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婢以告法。法与辛牢及前将军飞帅壮士数百潜入云龙门麾下三百人鼓噪继进宿卫将士皆舍仗归法。生犹醉寐法兵至生惊问左右曰:“此辈何人?”左右曰:“贼也!”生曰:“何不拜之!”法兵皆笑。生又大言:“何不拜不拜者斩之!”法兵引生置别室废为越王。寻杀之曰厉王

    -----------引言摘述

    正在北府上下沉浸在升平元年新春到来的喜悦时《大将军邸报》升平元年第一期的头版却赫然刊登了一则新闻硕大的黑体标题特别引人注目-《铁门关惨案》。

    “永和十二月九月十一秦州天水郡长兴商队在西域尉犁国西南的铁门关突遭袭击数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马匪’汹涌围来。商队上下三百一十二人除去五人侥幸逃出生天之外其余三百零七人尽数战死无一投降。随携货品财物尽数被掠。连其身上铠甲兵器都被收刮一空遗体惨遭凌侮。”

    新闻详细地讲述了长兴商队遇袭的经过也毫不隐瞒地指出商队遇袭地原因是他们无意中知道了一项西域危害北府的阴谋所以才惨遭数千“正规骑军”装扮的马匪袭击。整篇文章悲愤、激扬充满了对勇士们的崇敬对卑鄙者的愤慨它用前所未用的语气指出同胞遇害。是整个官府和国家最大的耻辱。不管他们是在“境内”还是“境外”。

    《大将军邸报》文章一出。北府上下震惊不已而正在大家消化这个巨大变故事件的时候《市商邸报》突然力出手一改以前“充满铜臭味”地作风慷慨激昂地大肆报道和评论起铁门关惨案精辟文章接二连三。

    《市商邸报》原本专注于市商贸易是商人们地舌喉。他们为商队说话是很正常地事情而且他们讲得也很有道理。在《市商邸报》的头版评论中指出商人往来四方.调剂余缺.沟通有无>时候也为众人创造了财富。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理解这是因为在北府开府前后曾华组建商队商团开始商贸活动的时候。那些有钱的“世家高门”由于被强制从自己的庄园、部曲中剥离出来。迁到了“易于控制”的中心城市自然而然对曾华地政策有抵触的情绪。加上对北府前途未卜的担忧他们不愿意投资到其中。

    于是曾华就依靠官府的“行政力量”。组建起众多的商队和商社而“入股投资”多是跟随曾华的将士军官、谋臣文士还有教会、学堂学堂等曾华一手包办的机构外加许多对曾华感恩而又有信心的流民百姓们纷纷响应曾华地号召出人出钱(这点钱也只能意思一下)也分到了不少“股份”。

    在北府强势起来之后北府地商贸也水涨船高获利越来越多。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的高门世家看着眼红起来了纷纷想重新入股投资。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拿着一大堆的钱也只能买到一点点股份了机会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富甲天下地北府商业和正在创造天下最多财富的各工场它们现在一半的股份被曾华-教会、学院、军士等共金会-文武部属-工匠等新兴阶级掌握着。其余的一半股份则有十分之七被北府官府掌握剩余才留给那些肠子都悔青的高门世家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前者的数百倍。

    所以《市商邸报》敢理直气壮地这么说众人也不敢有什么异议。而且商社、商队还创造了数额巨大的赋税而正是这笔赋税为北府的迅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这笔钱让北府可以去修建水利工程保证立国之本-农业的展;让北府可以广设学堂提供前所未有的教育;让北府可以供养数目巨大、强大一时的军队。

    在历数这些之后《市商邸报》毫不客气地指出商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那么国家该为这些商人做些什么呢?

    说完这些后《市商邸报》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指出商队所有成员不论职位高低贫富贵贱先都是大晋北府的百姓。自家的百姓惨死做为国家和官府又该如何处置呢?

    《市商邸报》如此高调地一番评论呐喊之后各家邸报也不甘落后纷纷表自己所代表的“那一群人”的意见虽然论调不一样但是大家都对铁门关惨案表示极大的愤慨纷纷要求北府为遇害勇士们讨回公道。

    《提学邸报》甚至提出国败则家亡国辱而身耻这是百姓民众的准则而民困国忧民辱国耻却是国家之道。

    这篇署名“综”的文章一经见报顿时点燃了这份邸报的忠实读者群-各学院学堂的学生和讲师、教授等人心中的那团火。这些人本来在校园里就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准则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空前高涨再经过这件事和这些文章的激纷纷相约走出校园在长安城中结队游行并向三台广场进准备在那里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集会抒自己地激愤之情。

    行进途中。不断有长安居民加入而早早得到通知和联络的咸阳工匠、霸城军官、士官学院等数万人也6续赶到加入到队伍中间。而得到消息的商人们也从南市等地赶来汇集到三。

    过了中午三台广场已经汇集了将近二十万民众。只见平时宽广无边的三台广场现在居然全是黑压压的一片除了人头就看不清楚其它了。二十万民众分成上千个小***听着***中心的一个人在大声地演讲着。这些“颇有目的”的人向许多只是半懂半模糊地民众讲述到底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言真意切地话语打动着民众他们慷慨激昂地演讲鼓动着民众。

    很快。一个巨大的声音从广场的四面八方传来。最后汇集成一个巨大的声音:“血债!血债!血债!”二十万民众的同一个声音就像是春雷一样。惊天动地向长安的四周席卷而去。而二十万民众随声举起的右手就像如同海浪一样举目无穷一浪接着一浪。到最后就是连广场周围维持次序地府兵、民兵、巡捕也站在各自的岗位高高地举起右手随着大家一起高呼着。

    不一会一名官员站了出来。传达了大将军曾华的通告。他要求民众各自回家以学堂、工场或者居住的里为单位推举出代表。大将军将在宪台大会堂里接见这些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就铁门关惨案这笔血债做出决定。

    民众们接到了这个通知后在那些演讲者和巡捕等人的劝告下纷纷退场返回各自的家中和学堂里。

    从第二天开始长安、咸阳、霸城等地的民众开始推选代表了。对于推选这一套北府民众还是有经验地。他们信奉地圣教就经常要推选教士和牧师。所以在官府的组织下。不到三天长安等地的代表被推举出来了人数刚好是曾华规定地六百二十人。这些代表中有学生、讲师教授、农夫、商人、工匠、军士、小贩、官吏等种种人士。都是当地孚有民望的人。由于曾华对于各类身份的代表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这些人的数量也是有比例的。

    第五日也是升平元年正月二十六三台广场又汇集了二十万余民众。今天他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送他们推选出来的代表进宪台代表自己倾诉对铁门关惨案的愤慨和意见。当然也不排除大家对这个“新颖方式”的好奇心想知道接下来这“戏”到底是怎么唱的。不过他们对自家大将军曾华的“惊世骇俗”早就习惯了。

    在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中六百余名代表沿着宽广的台阶被引进了雄伟三台中最宏伟的宪台。走上台阶进入到宪台里面时所有的代表都被这里的肃穆和庄重所感染不管刚才进来的时候是多么的激动都不由自主地默然无声举手投足之间非常谨慎。

    三台修建了数年又装修了数年它们恢弘的气势早就成了长安的象征。所有见过的人都在猜测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但是谁也不知道真实的答案是什么。所以各种版本的传言满天飞也成了北府百姓饭后茶余的一个谈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