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VCD
《东方好莱坞》作者:一品黄山 2020-04-29 17:04
“嘀嘀!”
一阵鸣笛声传来,他抬头一看发现是辆黑色本田轿车,后面还有辆加长奔驰轿车,当下精神一阵知道可能来了什么老板,连忙出来把挡路的几个路牌撤了,放两辆车进入工业区内,然后看着他们远去。
“咦,他们怎么在明扬大厦就停了!”
发现两辆车没开多远,进了工业区后很快就在视野尽头的一栋八层大楼前停了下来,杜老三有些诧异。
观塘工业区曾是香港发达轻工业的象征,可惜也随着香港轻工业的逐渐破产,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便逐渐荒凉。观塘工业区不小,靠近地铁站或者位置比较好的地区也就罢了,至少还能交通的便利跟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一些不差钱的海外企业入驻。可杜老三所在的这款地区却因为位置太偏,这几年已经十室九空,随着最后几家塑胶厂跟玩具厂搬往内地之后,连个像样的企业都没有了。
他之所以惊讶两辆车为什么停在那栋明扬大厦,其实是有原因的。明扬大厦昔日老板是做玩具生意的,后来生意不景气之后又转行学人贷款炒楼,87年股灾一来投钱太多欠了一屁股帐,给高利贷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直接从那栋明扬大厦楼上往下一跳,嗝屁死了。后来大厦被银行抵债收走后,虽然很快卖给了别人,但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大厦闹鬼,更有人信誓旦旦的称晚上见过一个矮胖的中年人在楼上哭,结果坐实了前老板的冤魂还在明扬大厦转悠后,敢租这栋办公楼的人就更少了。就他所知,好像也就半年前,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几个台湾佬,低价租下了明扬大厦一楼,除此外也就只有一家出版社跟一家鞋企还在那栋大楼内办公。
“该不会,就是那些台湾佬吧?”他见车停在了大厦附近,嘴里嘀咕了几句。虽然瞧见了那两辆车有些涉嫌违规停放,不过杜老三却没过去提醒。开玩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的人越来越少了,若搁在十年前他还会担心挡道,现在吗,一天也一定能见到几个活人,挡个屁路。
……
“老板,到地方了!”
被保镖提醒了一声,正在车上闭目养神的林孝智睁开了眼睛,露出了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知道了,我们过去吧!”
周蕙敏已经住进了医院重监护病房,预计一周内就要生产了,昨天一晚上他都陪在医院里,一整夜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导致现在的他困得要死。不过今天他却没办法消息,因为今天他已经与人约好了。
下了车林孝智往四周扫视了一眼后,比上次来更加荒凉的观塘工业区让他没了多看几眼的心情。视线很快转移到了面前,这栋名为--明扬的大楼处,而似乎是听到了他们停车时的鸣笛声,很快从大楼内走出了一个看上去三十四五岁样子的男人,许是一眼就瞧见了林孝智,他很快脸上堆满了笑容,朝他们这边迎了过来。
“老板,你们来了!”这男人说得并非是粤语,而是一口带着浓重闽南味道的国语。
“嗯,你好啊,孙总监!”尽管精神有些萎靡,不过林孝智还是打起精神来,微笑着跟已经走到了他面前的男人打了一声招呼。这男人叫孙发,原本是台湾录像机生产商--陆科的一位技术负责人,去年年底林孝智跟中银集团会晤提出了入股大陆电子企业--小霸王之后,便有利用港台地区的电子产品研发能力,未来在大陆建厂生产dvd的意向了。这个叫孙发的台湾人,就是他通过猎头公司,从台湾高薪挖来的一位技术高管,被他许了寰亚电子集团技术部总监的位置,自半年前开始就一直在明扬这边低调进行产品研发中。
未免跨行做硬件会惨遭失败,林孝智对此考虑的十分周全。
录像带自发明到现在已经诞生了几十年,在版权保护严格的欧美跟日本等少数亚洲发达国家还好,录像带为电影做出的贡献仅次于各国票房市场,尤其在欧美一些经济强国,每年录像带市场规模更是达到了票房规模的六七成以上,那个动则以亿美元计的市场足够很好的养活欧美众多电影公司,日本本国之所以在对美国电影大举开放后,本土电影还能顽强存活,录像带市场居功至首。可是,录像带对于港片而言,就完全是一块能吃到却很难吃饱的大肥肉了。录像带由于对影像还原的高度清晰度,获得大量影迷的欢迎。但也因此,正版电影录像带动不动一卷就是上百港币、三五百台币,港台地区虽然富裕但是80、90年代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远不及日本、欧美,连靠山寨、盗版起家的韩国(三星、lg等大量抄袭模仿索尼、松下,现代汽车等很多款车型一开始都是直接抄袭日系车)都不如。
这就导致了,在对于港片至关重要的港台等地,大火的热卖的电影上映后制作两三个月,有时候甚至还不到一个月,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的清晰度比较差但却很廉价的盗版录像带,靠着一盘三四十、四五十港币,远不及正版录像带一半的价格,大肆鲸吞本该属于电影制作公司的利润。糟糕的是,经手盗版录像带生产黑链条的,基本上都是港台地区的社团组织,即使林孝智有心拔出这个毒瘤,也有种‘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好在他也知道昂贵的录像带即将寿终正寝了,才一直忍着没有动手。并不代表他就准备放弃了布局未来更加廉价,但市场更大的dvd光碟发行市场。要说dvd,前一世先后买过几款的他对这种电子产品并不陌生,不过也仅仅局限于使用而已,对于原理跟生产、制作工艺林孝智懂的并不是很多。不过他不懂,不代表别人也不懂,现在就提生产难度更高的dvd还有些为时过早了,但是对于更加简单的vcd,寰亚其实已经具备生产能力。今天他之所以过来,就是孙发前不久突然来电告诉他,按照他提出的要求,已经弄了一台vcd出来。跟随在孙发背后,林孝智急不可耐地往大厦内走去,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寰亚这边自己捣鼓出来的第一台vcd样机是个什么样子,是否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而取代价格昂贵的录像机。而这一路上,孙发却显得比他还要激动,一直喋喋不休的跟他讲着他们弄出来的这款vcd。很多国人都认为,安徽万燕电子生产了世界第一台vcd,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无它,盖因为在八十年代,世界第一台vcd的概念机,其实早就在日本诞生了。
在后世电子发烧友心目中神一般的索尼集团,却少有人知在技术上犯过无数的错误。l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录像机betaax,中文译为贝特马可思,简称beta录像机,在我国俗称小1/2录像机,可惜由于造价昂贵,市场接受度并不高。第二年(l976年),日本jvc公司发布了vhs系统,它在录制时间及磁带大小上比索尼的beta更显优势,而且还受到了美国知名视听器材公司rca的大力支持,vhs一推出便支持录像2个小时,比索尼的betaax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索尼的beta阵营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厂商支持,这两点让索尼的betaax与vhs竞争中彻底失败了。很开,基于jvc公司vhs系统的录像机便占据了大半的录像机市场,而录像机自七十年代前期便一直都是最畅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之一,索尼自然不甘心付出了大笔研究经费生产的beta录像机被市场所淘汰,为了打败vhs系统的新产品进入研发之中。伪vcd类产品--cd以及ld技术,就先后在七八十年代的索尼诞生了。cd是激光读取光盘上的数字化信息再还原成模拟信号,可惜因为技术受限能够读取的数据太小,被索尼所摈弃,一直到十三年后的1989年,日本taiyoyuden公司开发出了更完善的cd技术后,才让索尼重新重视这一技术,并在此技术上生产出了淘汰磁带录音机的cd随身听。相比之cd,ld技术可谓是索尼所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在发明了cd技术后,索尼虽然暂时摈弃了这一‘无用技术’,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想象过进行拓展,ld相关技术就是在这一技术上诞生的。可惜,这一次索尼比日本另一家电子公司--先锋慢了一步,1978年先锋抢先注册了基于ld的多款专利后,第二年二月率先推出了第一款工业用ld播放器,随后先锋先后从众多的欧美企业手上购买到足够的ld技术,建立技术壁垒后,又于1980年6月率先推出家用ld播放器vp-1000。迫使索尼高层在生产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阵鸣笛声传来,他抬头一看发现是辆黑色本田轿车,后面还有辆加长奔驰轿车,当下精神一阵知道可能来了什么老板,连忙出来把挡路的几个路牌撤了,放两辆车进入工业区内,然后看着他们远去。
“咦,他们怎么在明扬大厦就停了!”
发现两辆车没开多远,进了工业区后很快就在视野尽头的一栋八层大楼前停了下来,杜老三有些诧异。
观塘工业区曾是香港发达轻工业的象征,可惜也随着香港轻工业的逐渐破产,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便逐渐荒凉。观塘工业区不小,靠近地铁站或者位置比较好的地区也就罢了,至少还能交通的便利跟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一些不差钱的海外企业入驻。可杜老三所在的这款地区却因为位置太偏,这几年已经十室九空,随着最后几家塑胶厂跟玩具厂搬往内地之后,连个像样的企业都没有了。
他之所以惊讶两辆车为什么停在那栋明扬大厦,其实是有原因的。明扬大厦昔日老板是做玩具生意的,后来生意不景气之后又转行学人贷款炒楼,87年股灾一来投钱太多欠了一屁股帐,给高利贷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直接从那栋明扬大厦楼上往下一跳,嗝屁死了。后来大厦被银行抵债收走后,虽然很快卖给了别人,但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大厦闹鬼,更有人信誓旦旦的称晚上见过一个矮胖的中年人在楼上哭,结果坐实了前老板的冤魂还在明扬大厦转悠后,敢租这栋办公楼的人就更少了。就他所知,好像也就半年前,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几个台湾佬,低价租下了明扬大厦一楼,除此外也就只有一家出版社跟一家鞋企还在那栋大楼内办公。
“该不会,就是那些台湾佬吧?”他见车停在了大厦附近,嘴里嘀咕了几句。虽然瞧见了那两辆车有些涉嫌违规停放,不过杜老三却没过去提醒。开玩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的人越来越少了,若搁在十年前他还会担心挡道,现在吗,一天也一定能见到几个活人,挡个屁路。
……
“老板,到地方了!”
被保镖提醒了一声,正在车上闭目养神的林孝智睁开了眼睛,露出了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知道了,我们过去吧!”
周蕙敏已经住进了医院重监护病房,预计一周内就要生产了,昨天一晚上他都陪在医院里,一整夜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导致现在的他困得要死。不过今天他却没办法消息,因为今天他已经与人约好了。
下了车林孝智往四周扫视了一眼后,比上次来更加荒凉的观塘工业区让他没了多看几眼的心情。视线很快转移到了面前,这栋名为--明扬的大楼处,而似乎是听到了他们停车时的鸣笛声,很快从大楼内走出了一个看上去三十四五岁样子的男人,许是一眼就瞧见了林孝智,他很快脸上堆满了笑容,朝他们这边迎了过来。
“老板,你们来了!”这男人说得并非是粤语,而是一口带着浓重闽南味道的国语。
“嗯,你好啊,孙总监!”尽管精神有些萎靡,不过林孝智还是打起精神来,微笑着跟已经走到了他面前的男人打了一声招呼。这男人叫孙发,原本是台湾录像机生产商--陆科的一位技术负责人,去年年底林孝智跟中银集团会晤提出了入股大陆电子企业--小霸王之后,便有利用港台地区的电子产品研发能力,未来在大陆建厂生产dvd的意向了。这个叫孙发的台湾人,就是他通过猎头公司,从台湾高薪挖来的一位技术高管,被他许了寰亚电子集团技术部总监的位置,自半年前开始就一直在明扬这边低调进行产品研发中。
未免跨行做硬件会惨遭失败,林孝智对此考虑的十分周全。
录像带自发明到现在已经诞生了几十年,在版权保护严格的欧美跟日本等少数亚洲发达国家还好,录像带为电影做出的贡献仅次于各国票房市场,尤其在欧美一些经济强国,每年录像带市场规模更是达到了票房规模的六七成以上,那个动则以亿美元计的市场足够很好的养活欧美众多电影公司,日本本国之所以在对美国电影大举开放后,本土电影还能顽强存活,录像带市场居功至首。可是,录像带对于港片而言,就完全是一块能吃到却很难吃饱的大肥肉了。录像带由于对影像还原的高度清晰度,获得大量影迷的欢迎。但也因此,正版电影录像带动不动一卷就是上百港币、三五百台币,港台地区虽然富裕但是80、90年代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远不及日本、欧美,连靠山寨、盗版起家的韩国(三星、lg等大量抄袭模仿索尼、松下,现代汽车等很多款车型一开始都是直接抄袭日系车)都不如。
这就导致了,在对于港片至关重要的港台等地,大火的热卖的电影上映后制作两三个月,有时候甚至还不到一个月,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的清晰度比较差但却很廉价的盗版录像带,靠着一盘三四十、四五十港币,远不及正版录像带一半的价格,大肆鲸吞本该属于电影制作公司的利润。糟糕的是,经手盗版录像带生产黑链条的,基本上都是港台地区的社团组织,即使林孝智有心拔出这个毒瘤,也有种‘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好在他也知道昂贵的录像带即将寿终正寝了,才一直忍着没有动手。并不代表他就准备放弃了布局未来更加廉价,但市场更大的dvd光碟发行市场。要说dvd,前一世先后买过几款的他对这种电子产品并不陌生,不过也仅仅局限于使用而已,对于原理跟生产、制作工艺林孝智懂的并不是很多。不过他不懂,不代表别人也不懂,现在就提生产难度更高的dvd还有些为时过早了,但是对于更加简单的vcd,寰亚其实已经具备生产能力。今天他之所以过来,就是孙发前不久突然来电告诉他,按照他提出的要求,已经弄了一台vcd出来。跟随在孙发背后,林孝智急不可耐地往大厦内走去,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寰亚这边自己捣鼓出来的第一台vcd样机是个什么样子,是否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而取代价格昂贵的录像机。而这一路上,孙发却显得比他还要激动,一直喋喋不休的跟他讲着他们弄出来的这款vcd。很多国人都认为,安徽万燕电子生产了世界第一台vcd,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无它,盖因为在八十年代,世界第一台vcd的概念机,其实早就在日本诞生了。
在后世电子发烧友心目中神一般的索尼集团,却少有人知在技术上犯过无数的错误。l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录像机betaax,中文译为贝特马可思,简称beta录像机,在我国俗称小1/2录像机,可惜由于造价昂贵,市场接受度并不高。第二年(l976年),日本jvc公司发布了vhs系统,它在录制时间及磁带大小上比索尼的beta更显优势,而且还受到了美国知名视听器材公司rca的大力支持,vhs一推出便支持录像2个小时,比索尼的betaax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索尼的beta阵营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厂商支持,这两点让索尼的betaax与vhs竞争中彻底失败了。很开,基于jvc公司vhs系统的录像机便占据了大半的录像机市场,而录像机自七十年代前期便一直都是最畅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之一,索尼自然不甘心付出了大笔研究经费生产的beta录像机被市场所淘汰,为了打败vhs系统的新产品进入研发之中。伪vcd类产品--cd以及ld技术,就先后在七八十年代的索尼诞生了。cd是激光读取光盘上的数字化信息再还原成模拟信号,可惜因为技术受限能够读取的数据太小,被索尼所摈弃,一直到十三年后的1989年,日本taiyoyuden公司开发出了更完善的cd技术后,才让索尼重新重视这一技术,并在此技术上生产出了淘汰磁带录音机的cd随身听。相比之cd,ld技术可谓是索尼所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在发明了cd技术后,索尼虽然暂时摈弃了这一‘无用技术’,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想象过进行拓展,ld相关技术就是在这一技术上诞生的。可惜,这一次索尼比日本另一家电子公司--先锋慢了一步,1978年先锋抢先注册了基于ld的多款专利后,第二年二月率先推出了第一款工业用ld播放器,随后先锋先后从众多的欧美企业手上购买到足够的ld技术,建立技术壁垒后,又于1980年6月率先推出家用ld播放器vp-1000。迫使索尼高层在生产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