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章节目录 > 第十章 节 第一朵玫瑰

第十章 节 第一朵玫瑰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作者:照见五蕴皆 2020-05-05 20:24
    中学时,有很多同学都讨厌鲁迅。

    比如语文老师要大家认真揣摩和理解鲁迅的一句名言:“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

    老师让大家认真思考,第二天再讨论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意。

    下课了,大家就讨论。

    有同学说:“这明明就是一句病句!能有什么意义!大师写出来,就是名句,我们写出来,就是病句!”

    斑蝥说:“毛线!鲁迅肯定记性不好,以为一棵是枣树一棵是桃树,结果落笔写完‘另一棵’三字后,抬头一看窗外,毛!另一棵居然也是枣树!”

    李老酸就说:“我有两个宝贝,一个是蛋蛋,另一个还是蛋蛋,是另一边的蛋蛋!”

    而言羽却是最笨也最懒的一个,根本懒得想。

    言羽觉得,既然鲁迅都这样写了,总应该有他的道理,与其大家这样瞎猜胡扯,不如以后升天了当面问问他本人(如果以后死了真有天堂的话,自己上了天堂一定要当面问问鲁迅大师)。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尚未死亡,还无法升天,而时间又不可逆转,不能回到过去问问他,甚为遗憾,于是言羽也不愿细想,只好作罢。

    后来第二天,老师讲解了这句话的深意:

    用了这样的句子,如果慢慢体会,你会感觉到一种孤寂。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就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在里面。

    读者看到院子外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是,必定以为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枣树,很单调,很孤单。

    这种孤寂的感觉,如果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枣树”来表现,肯定是达不到的。

    此外还表现的,就是对这种孤寂的不满。

    鲁迅希望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可是没有,鲁迅很期待。

    堂下就有同学问:“老师,难道鲁迅下笔之前真的会想到这么多?”

    老师回答说:“不一定。不过如果事前没有想到,那就是大师偶然的灵感,大师们靠的就是感觉,鲁迅创作的时候,可能也是凭感觉随手写下这一句的。也许他当时考虑的,还没有我们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他的灵感在起作用,这是他浸淫文学多年有了深厚的文学造诣,在极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厚积薄发而来的,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言羽听了,觉得老师说得很好。

    言羽和别的讨厌鲁讯的同学不同,他是从初中开始就认认真真读《鲁迅全集》的人,他觉得鲁迅的确极有民族气节。

    不过在言羽看来,政治是最害人的,文学只要和政治沾上边,那就要大打折扣。即便是鲁迅,也不能免俗,总是用文字作革命斗争武器,攻击批判敌人,而鲁迅全集中的作品,批判性的杂文集也比小说和散文诗集要多很多,或许不生在乱世之中,鲁迅应该也能多一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类的好作品吧。

    中学语文课本里,因为有一篇文章叫《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文中鲁迅提出要“痛打落水狗”。

    老师就顺便讲到,说这是鲁迅在批判林语堂的“不打落水狗”之说。

    后来很多年以后,言羽细查历史文案,方才弄清这一典故的历史渊源,其实并非如此,林语堂其实是很赞同鲁迅的“痛打落水狗”之说的,并且画了《鲁迅打叭儿狗图》来响应。并且后来还在纽约写过一篇很著名的《鲁迅之死》以纪念鲁迅。

    言羽少年时,受鲁迅影响极深,包括爱情观,也受其影响。

    鲁迅的《野草》集中,惟一一首真正以诗的形式出现的一篇诗章,是一首打油诗,为了讽刺当时盛行的无聊的失恋诗: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

    其实猫头鹰是鲁迅钟爱的动物,冰糖葫芦是他爱吃的食物,发汗药也是他常用的药品,赤练蛇也是他最爱看的生物。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谈到过美女蛇和赤练蛇的传说,令年幼的鲁迅又害怕又向往。

    赤练蛇与猫头鹰一样,能使人惊觉,或许这也是鲁迅喜欢它们的原因。

    老师也给同学们讲到了鲁迅刻‘早’,勤奋求学的故事: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所有这些鲁迅的作品和故事,却也同样激励着少年时的言羽,让他十分热爱学习。

    后来言羽也一心求早,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是每天天还没亮,就骑着车很早到学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