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章节目录 > 第二十四章 节 不死之秘术

第二十四章 节 不死之秘术(2/2)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作者:照见五蕴皆 2020-05-05 20:24
上从不让人,怎么能容得这小小的部队猖狂?何况北人坐马,南人乘船,一个南方人陈庆之居然率领七千骑兵杀进北魏的腹地,在骑兵将领尔朱荣看来何其可笑!

    于是尔调动二十余万大军,分别由骁将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鲁安等人率领,前后左右包围了攻荥阳不下的陈氏孤军,加上荥阳城内还有七万守军,三十万对七千,陈的白袍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尔朱荣想陈氏这一次一定是逃不掉了。

    没想到包围圈刚刚形成,还没来得及进攻,陈庆之已经攻下了七万守军的荥阳!史书记载:陈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总动员,亲自擂鼓,一通鼓未尽,先头部队已经登上了城墙!

    而占领荥阳的陈庆之看到二十余万北魏援军浩浩荡荡压到城下,压根没想守城,居然亲自带领只三千骑兵和敌人决战。

    三千对二十万,双方大部是骑兵。陈三千人竟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此仗之后,“北人坐马、南人乘船”彻底成为了过去。“鲁安于阵乞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陈庆之可能觉得还不过瘾,又带着这三千人顺便拿下虎牢关。有一万精锐、踞雄关险要的虎牢守将尔世隆这位后世造成了北魏分离的豪族在听到陈庆之来了,吓得根本不敢与之交战就弃关逃走了。

    此时,陈庆之距洛阳仅一步之遥,但他没机会打洛阳了,因为洛阳不给他机会,守将元延明直接投降了。

    元颢知恩图报,弄了一打高官爵位授予陈庆之,其中包括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居然文武两道都有了,并且还增邑万户,可惜也不知这个邑是在哪里。

    那个被陈庆之打得一败涂地的元天穆倒是屡败屡战,又纠集起一支四万人的骑兵部队在洛阳附近骚扰,陈庆之出兵袭击,还没怎么打敌人就大部投降,元天穆只跑了十几人北上渡过黄河。这样,陈庆之部队打到洛阳前后用了四个半月,攻下三十二城,野战四十七次,全胜。他的七千人几乎没有伤亡。由于陈庆之的部队身披白袍,当时的洛阳附近传出一句童谣:“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也就是说,别管你多牛,有多少人,碰上这支部队最好绕开走!

    陈庆之的部队都穿白衣,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形象暗示",这样子通过战斗,能够使北魏的军队对于"白袍队"产生强烈的印象。这样一来,每逢交战,一传十十传百,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得敌军的士气迅速削减。而更为有利的是,即便部队受到损失,补充进来的兵员虽然一时间不可能像老兵那样有着较高的战斗能力,但是只要穿上白衣,就会实现对敌方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对方始终认为只要是白袍队,就一定是强大的。

    在接到手下一连串的败阵报告之后,尔朱荣实在坐不住了,终于亲自出手。他倾北魏自己控制之下的几乎全国之兵,号称百万,从北边南下攻打洛阳。洛阳附近的小城在尔朱荣重压之下,又纷纷反叛。陈庆之在元颢看来虽然功劳盖世,但一开始就没想把答应南梁的条件当回事情的元颢是不可能重用他的。陈庆之自己也清楚得很,主动要求到黄河以北去防守洛阳的门户北中郎城。尔朱荣也是意气用事,执意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于是一股劲地攻打陈庆之,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陈庆之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尔朱荣简直都绝望了,下令退兵。七千对三十万,居然还是三十万的一方死伤惨重,并且要主动退军,真不知这仗是怎么打的!

    这时有个随军的星相学家刘助,善观天文,劝尔朱荣不要退兵。尔朱荣也想通了,他拿陈庆之没办法,就去抄元颢的老窝。尔朱荣虽然打不过陈庆之,但打十个元颢也是绰绰有余很快洛阳被攻陷,元颢也被杀。陈庆之在北方完全失去了根据地,只得东撤准备回建康。尔朱荣一听有现成便宜可捡,亲自率领大军随后追赶,但这追也追得过于搞笑:追远了等于没追,追近了他又不敢,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大概是河南边界一带,陈庆之准备指挥军队过河,但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

    这是陈庆之一辈子唯一一次有可能死在战场上的机会,但很可惜,当时没有任何将领配得上得到这个荣誉,因此老天爷又让他逃掉了。陈庆之装成和尚秘密潜回建康,不知道追到河边的尔朱荣看着滔滔山洪,在自己的这种“胜利”之前有什么心情,总之不爽是铁定的了。

    公元536年,陈庆之迎来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战,东魏派侯景(这个人在史书上恶名昭彰)领军七万进攻楚州,侯景大获全胜,骄傲之下写信给陈庆之劝降。陈庆之手下当时不到万人,梁帝紧张之至,急调侯退、夏侯夔率所部驰援。两军刚刚出发不久,前线传来消息:侯景队已经被歼灭,侯景抛下辎重,只身逃跑。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部队敢去和陈庆之搞事了。

    陈庆之在担任予州刺史的时候,由于农作歉收,有许多人饿死,他打开官仓,将储存的米麦分配给民众。予州的人民为这位将他们从饥饿之中拯救出来的刺史建立了祠堂,还称呼他为“仁威将军”。

    陈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自己不善骑马,射不穿札,却率众打野战,骑兵战,攻城战和守城战,屡战屡胜。

    过了三年,一代名将陈庆之病死在任上,时年仅五十六岁。而他身穿白袍的文弱身影就像洛阳传说一样,牢牢铭刻在历史之中。

    《孙子兵法》说,入敌国做战,三不存一,奔千里争利,十不存一,且主将有危险。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厉害之处了。孙武的战绩仅仅平生七十余战,不曾战败,但有十余场不胜不败,而陈庆之却没有不胜之战,还有一百四十天内,四十七战全胜的记录。

    以少胜多,对陈来说如吃饭睡觉一样习以正常,尔朱荣、侯景这样的军事大家都被他羞辱,战场上败北的可能性在他身上完全没有。

    一些史学家研究认为,陈诸战数字有失实。在陈庆之之前,北魏头号权臣尔朱荣也上演了一次以少击多的传奇战绩。按《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以七千人,击败流民葛荣的百万大军。而《魏书》孝庄帝纪里对这件事的记载却是七万,先灵派多方考证认为七万才是真实的数字。

    而涉及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小朝代的,共有四部正史,分别为《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涉及北朝历史的史书有《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等,此外还有唐代李延寿所撰写的《南史》和《北史》。上述诸史书大同小异,相互佐证补充。

    《魏书元天穆传》里面也记载,元颢(陈庆之)其实是“乘虚陷荥阳”。当时魏军主力倾巢而出,朝廷一号人物尔朱荣征讨流民未归,二号人物元天穆又出征东边的邢杲,于是精兵猛将调出,一路空虚,才给了南边的陈庆之机会。

    不过言羽却认为,其实陈庆之和其他人有特殊的层次上的差距,他不管打多少仗,兵量永远不减,或许其白袍之中,隐藏有什么不死之秘术,但却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