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章 孟婆驿站(2/2)
《我的父亲是鬼差》作者:萧然子 2020-05-06 15:53
样,我每隔十米便贴上一张封天符,然后返回头取掉上一张……
数年年后的某一天,因为某个原因,我再次踏上了黄泉路,那时,黄泉路已经没有“遗恨沙漠”,很奇怪,或许,这里是专门为我量身打造的吧。
书说简短,在我花去近三十张封天符后,终于走出了沙漠,来到了一片戈壁滩前,我心头大喜,感慨一阵之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戈壁滩。
这戈壁滩不算大,净是些细碎乱石,没有一颗草木,是一块不毛之地,放眼向远处眺望还能隐约看到一垄垄高矮参差,起伏无常的丘陵土坡。
两个小时之后,我走出了戈壁滩和丘陵,这期间没遇上任何艰难险阻,不过倒是碰上几个风尘仆仆赶路的鬼魂,它们当然没有像我这样经历遗恨沙漠,看到它们,使我忍不住生出几分艳羡,感觉鬼在阴间的待遇,要比我这阳间活人优越多了。
有了遗恨沙漠时濒临死亡的经历,我再不敢托大,跟在几个鬼魂屁股后头,小心翼翼缓步而行,直至走出戈壁和丘陵,远远看到前方许多建筑物时,又谨慎地向一个看上去十分面善的鬼魂打听一番之后,我这才离了众鬼,自行甩开大步向前方诸多建筑物走去。
前方二里处,就是我神往已久的——孟婆驿!
二里地的路程,相较之前漫长艰涩的黄泉路而言,真就是小菜一碟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便走到了孟婆驿。
来到驿站前,我并没有马上进入,而是找了个距离驿站五六十米远,长满荒草的较高土坡,掏出兜里的黄草纸地图,结合上面所绘的图形,放眼窥视起整个驿站全貌。
孟婆驿,并非人们想象中单单只是个小驿站那么简单,前方的孟婆驿在我眼里,算得上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镇了,至少比我们凤栖镇要繁华多了。
站在土坡上放眼孟婆驿,我发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奇特,北半部是山地,高山峻岭,险恶异常;南半部是丘陵,也可以说是一片长满荒草,高低起伏的空旷野地,面积极广,荒芜凶蛮,一望无际。这些在黄草纸上是不能够看出来的,因为黄草纸是直上直下的鸟瞰图,里面没有地形的高低落差。
可以说,这座驿站建在高山与丘陵的交接之间,这让我多少有些难以接受,因为,这种地形如果在阳间来说,后高前平,背山腹野,是一处坐北朝南、盖房修舍的风水宝地,无论是家宅还是城镇,建在这里,迟早是要闻名于世、飞黄腾达的,可是,如果这种风水宝地建在阴间,就有些不大合时宜了,阴间也讲究风水吗?想想多少有些可笑和讽刺的味道。据我估计它建在这里,一定有它特别的用意或者是用途,绝对不是为了暗合阳间的风水学说。
返回头,咱再来说说驿站里面那些建筑,里面的建筑远远看上去,一半依山而建,一半傍野而立,整体说来,南北建筑物的落差很大,整个驿站里面的建筑由北向南,呈梯形斜缓而下,最高的那处建筑和最矮的相比,觉得一个挂在山巅上,一个潜在谷底里,就像山区里那些民宅似的,东一块西一块,有的人家地基比别家的房顶都高,这让我这个深处中原地带,从小看惯一马平川、所有建筑物处在同一个等高线上的年轻人来说,多少觉得有些的别扭和不适应,整个人都为那些“山巅”上的建筑担心,为那些“谷底”里的建筑窝心。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这些建筑物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竟然全都是现代式建筑风格,有高楼大厦,有平房屋舍,似乎还有八十年代初期的筒子楼,而且它们全是用红砖、钢筋、混凝土筑就而成的,这让我感到分外诧异。在我个人的印象里,阴间都是亭台阁楼,至少像恶狗村似的,全都是青砖灰瓦的近古式建筑,没想到……
数年年后的某一天,因为某个原因,我再次踏上了黄泉路,那时,黄泉路已经没有“遗恨沙漠”,很奇怪,或许,这里是专门为我量身打造的吧。
书说简短,在我花去近三十张封天符后,终于走出了沙漠,来到了一片戈壁滩前,我心头大喜,感慨一阵之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戈壁滩。
这戈壁滩不算大,净是些细碎乱石,没有一颗草木,是一块不毛之地,放眼向远处眺望还能隐约看到一垄垄高矮参差,起伏无常的丘陵土坡。
两个小时之后,我走出了戈壁滩和丘陵,这期间没遇上任何艰难险阻,不过倒是碰上几个风尘仆仆赶路的鬼魂,它们当然没有像我这样经历遗恨沙漠,看到它们,使我忍不住生出几分艳羡,感觉鬼在阴间的待遇,要比我这阳间活人优越多了。
有了遗恨沙漠时濒临死亡的经历,我再不敢托大,跟在几个鬼魂屁股后头,小心翼翼缓步而行,直至走出戈壁和丘陵,远远看到前方许多建筑物时,又谨慎地向一个看上去十分面善的鬼魂打听一番之后,我这才离了众鬼,自行甩开大步向前方诸多建筑物走去。
前方二里处,就是我神往已久的——孟婆驿!
二里地的路程,相较之前漫长艰涩的黄泉路而言,真就是小菜一碟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便走到了孟婆驿。
来到驿站前,我并没有马上进入,而是找了个距离驿站五六十米远,长满荒草的较高土坡,掏出兜里的黄草纸地图,结合上面所绘的图形,放眼窥视起整个驿站全貌。
孟婆驿,并非人们想象中单单只是个小驿站那么简单,前方的孟婆驿在我眼里,算得上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镇了,至少比我们凤栖镇要繁华多了。
站在土坡上放眼孟婆驿,我发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奇特,北半部是山地,高山峻岭,险恶异常;南半部是丘陵,也可以说是一片长满荒草,高低起伏的空旷野地,面积极广,荒芜凶蛮,一望无际。这些在黄草纸上是不能够看出来的,因为黄草纸是直上直下的鸟瞰图,里面没有地形的高低落差。
可以说,这座驿站建在高山与丘陵的交接之间,这让我多少有些难以接受,因为,这种地形如果在阳间来说,后高前平,背山腹野,是一处坐北朝南、盖房修舍的风水宝地,无论是家宅还是城镇,建在这里,迟早是要闻名于世、飞黄腾达的,可是,如果这种风水宝地建在阴间,就有些不大合时宜了,阴间也讲究风水吗?想想多少有些可笑和讽刺的味道。据我估计它建在这里,一定有它特别的用意或者是用途,绝对不是为了暗合阳间的风水学说。
返回头,咱再来说说驿站里面那些建筑,里面的建筑远远看上去,一半依山而建,一半傍野而立,整体说来,南北建筑物的落差很大,整个驿站里面的建筑由北向南,呈梯形斜缓而下,最高的那处建筑和最矮的相比,觉得一个挂在山巅上,一个潜在谷底里,就像山区里那些民宅似的,东一块西一块,有的人家地基比别家的房顶都高,这让我这个深处中原地带,从小看惯一马平川、所有建筑物处在同一个等高线上的年轻人来说,多少觉得有些的别扭和不适应,整个人都为那些“山巅”上的建筑担心,为那些“谷底”里的建筑窝心。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这些建筑物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竟然全都是现代式建筑风格,有高楼大厦,有平房屋舍,似乎还有八十年代初期的筒子楼,而且它们全是用红砖、钢筋、混凝土筑就而成的,这让我感到分外诧异。在我个人的印象里,阴间都是亭台阁楼,至少像恶狗村似的,全都是青砖灰瓦的近古式建筑,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