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
《明末之虎》作者:遥远之矢 2021-03-16 22:22
听到李啸的话,钱谦益缓缓抬起头。
他那眼褶很深,环环圈圈的有如蜥蜴一般的眼睛里,有一种莫名的畏惧,他又偷眼上觑,悄悄打量了一下那个高坐龙椅上的李啸后,才犹豫地说道:“禀唐王,先前弘光伪朝,那马士英阮大铖等小人,把持朝政,操弄权柄,大肆迫害我复社生员,实是可恶至极!可恨当时微臣身单力薄,又无权势,只能坐视其为非作歹,无法无天,但在下心下,实是无日无时不深深痛恨之!“
钱谦益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又斜眼偷看了一下李啸的表情。
他有些失望地发现,他这番堂皇表态,李啸却面无表情,完全没有任何神情变化。
钱谦益无法猜透李啸的真实想法,遂又继续说道:“现幸得唐王统兵南下,扫除奸邪,重现我大明之光天浩宇,臣等沾恩带露,何其幸甚。只是现在,那南京诏狱,以及其他诸多州县之中,犹有多旬复社生员关押在系。故微臣希望,唐王能宽大为怀,一扫伪朝之恶,将这些复社生员尽皆放出,让其同沾圣朝雨露,共沐天恩宣化,则微臣感念之至,复社亦是对唐王感或欣赏之情的。如果李啸能顺利释放这些被关押的复社人员,无疑是向他们展露了一种十分可信的亲近态度。有这个态度为前提,那么,复社人员以及他们的同情者,都会在将来,一定会有一个与弘光伪朝完全不同的光明前程。
见他们这般猥琐而怯懦的探询之态,李啸心下不觉暗笑。
说起来,相比最终顺利拿下江南,什么东林党,什么复社,对李啸来说,都不过是过眼浮云一般,并没有多少值得看重的地方。
并且,在李啸的用人制度中,这样的明末党派与纷争,对他来说没有半点益处。
只不过,为了拉拢人心,李啸还是很乐意给这些关入监狱的倒霉蛋们,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光明活路。
毕竟,李啸的过往经历里,他对于明朝的这些读书人,向来宽厚有加,善加使用。纵然不能用,却也一个读书人也未曾加害过。
这个重视读书人,爱护士子的名声,李啸乐见其成,并愿意刻意地加以维护。
所以,在钱谦益说完这番话后,李啸环视众人一圈,终于淡淡地说了一句:“钱尚书之言,以本王看来,甚是有理。想我朝圣恩隆眷,断不容有人挟公报私,操弄权柄。这伪朝旧恶,又岂可让其再继续下去。传本王之令,速将牢狱中蒙冤入狱的复社人员,尽皆释放,如有愿意在本朝为官者,亦择其优者而录之。”
李啸这番话语,顿时在下面掀起了不小的骚动,多名降官纷纷交头接耳私语,面上却满是欣慰与欢喜之色。
他们之所以高兴,其实倒并非完全是为那些复社士子,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自已的未来前程罢了。所以,当他们见到李啸宽大为怀,将复社人员全部释放,自是爱屋及乌,莫名欢喜。
钱谦益立刻急急下跪,一脸喜色地禀道:“多谢唐王!唐王这般爱护士子,抬举清流,天下读书人皆是感念之至矣!在下在此,就替列位复社士子,多谢大人了。”
其余人等,亦是纷纷上前,向李啸大表感谢之情。
见他们这轮番表情,李啸心下暗笑。不过,在表面上,他只是轻轻地笑了笑,便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行退下。
毕竟,对于现在的李啸来说,如何尽快拿下整个江南才是最重要,也最为迫切的。
而在现在,顺手救出被那些被关押的复社学员,则只不过是顺手之劳,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只不过,李啸把全部心思集中于军事战争之中,却也未免太过小看了这些被放走的复社书生之能量了。
令他没想到的是,诸如黄宗羲顾炎武等被放走的书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给他造成大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那眼褶很深,环环圈圈的有如蜥蜴一般的眼睛里,有一种莫名的畏惧,他又偷眼上觑,悄悄打量了一下那个高坐龙椅上的李啸后,才犹豫地说道:“禀唐王,先前弘光伪朝,那马士英阮大铖等小人,把持朝政,操弄权柄,大肆迫害我复社生员,实是可恶至极!可恨当时微臣身单力薄,又无权势,只能坐视其为非作歹,无法无天,但在下心下,实是无日无时不深深痛恨之!“
钱谦益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又斜眼偷看了一下李啸的表情。
他有些失望地发现,他这番堂皇表态,李啸却面无表情,完全没有任何神情变化。
钱谦益无法猜透李啸的真实想法,遂又继续说道:“现幸得唐王统兵南下,扫除奸邪,重现我大明之光天浩宇,臣等沾恩带露,何其幸甚。只是现在,那南京诏狱,以及其他诸多州县之中,犹有多旬复社生员关押在系。故微臣希望,唐王能宽大为怀,一扫伪朝之恶,将这些复社生员尽皆放出,让其同沾圣朝雨露,共沐天恩宣化,则微臣感念之至,复社亦是对唐王感或欣赏之情的。如果李啸能顺利释放这些被关押的复社人员,无疑是向他们展露了一种十分可信的亲近态度。有这个态度为前提,那么,复社人员以及他们的同情者,都会在将来,一定会有一个与弘光伪朝完全不同的光明前程。
见他们这般猥琐而怯懦的探询之态,李啸心下不觉暗笑。
说起来,相比最终顺利拿下江南,什么东林党,什么复社,对李啸来说,都不过是过眼浮云一般,并没有多少值得看重的地方。
并且,在李啸的用人制度中,这样的明末党派与纷争,对他来说没有半点益处。
只不过,为了拉拢人心,李啸还是很乐意给这些关入监狱的倒霉蛋们,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光明活路。
毕竟,李啸的过往经历里,他对于明朝的这些读书人,向来宽厚有加,善加使用。纵然不能用,却也一个读书人也未曾加害过。
这个重视读书人,爱护士子的名声,李啸乐见其成,并愿意刻意地加以维护。
所以,在钱谦益说完这番话后,李啸环视众人一圈,终于淡淡地说了一句:“钱尚书之言,以本王看来,甚是有理。想我朝圣恩隆眷,断不容有人挟公报私,操弄权柄。这伪朝旧恶,又岂可让其再继续下去。传本王之令,速将牢狱中蒙冤入狱的复社人员,尽皆释放,如有愿意在本朝为官者,亦择其优者而录之。”
李啸这番话语,顿时在下面掀起了不小的骚动,多名降官纷纷交头接耳私语,面上却满是欣慰与欢喜之色。
他们之所以高兴,其实倒并非完全是为那些复社士子,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自已的未来前程罢了。所以,当他们见到李啸宽大为怀,将复社人员全部释放,自是爱屋及乌,莫名欢喜。
钱谦益立刻急急下跪,一脸喜色地禀道:“多谢唐王!唐王这般爱护士子,抬举清流,天下读书人皆是感念之至矣!在下在此,就替列位复社士子,多谢大人了。”
其余人等,亦是纷纷上前,向李啸大表感谢之情。
见他们这轮番表情,李啸心下暗笑。不过,在表面上,他只是轻轻地笑了笑,便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行退下。
毕竟,对于现在的李啸来说,如何尽快拿下整个江南才是最重要,也最为迫切的。
而在现在,顺手救出被那些被关押的复社学员,则只不过是顺手之劳,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只不过,李啸把全部心思集中于军事战争之中,却也未免太过小看了这些被放走的复社书生之能量了。
令他没想到的是,诸如黄宗羲顾炎武等被放走的书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给他造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