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势章节目录 > 【第022章】 民国三考

【第022章】 民国三考

国势作者:月影梧桐 2019-12-04 03:44
    :最近有读者在评区质疑战前德国资产数量,我不敢妄加评断说对错,只摆一下我的数据来源。传更新根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第四版,欧洲卷第960页国民账户序列F当年净增资本总值资料,按1913不变价格计算,19001913年这14年间德国净增加资本91亿马克,按照马克与英镑22:1的汇率,折合英镑为同时,考虑到在账目处理固定资产的摊销年份一般为1215年,姑且按14年摊销计算,意味着正好摊销一遍,将这个数字还原回去,19001913德国资本投资总额在3亿英镑左右。这还仅仅是19001913这14年的投资额,在1900德国已是世界第二强国的前提下,1900以前的资本基础只多不少。另外,一战基本没有涉及德国本土,德国经济基本是完整保留下来的,1914191是另一个工业投资高峰,工业资本总量飞速增长,但因为战争缘故,没有确切统计数据。当然,3亿不见得完全是工业领域的,但哪怕打个折,也很容易超过40亿英镑。

    因此,对“所谓1919年协约国估计德国工业资产总量不超过40亿英镑”的观点我深表质疑,不知道能否列明具体的籍或者论文来源,如果仅仅是论坛或者网络的观点,很难令人信服。

    另外。北方集团在欧美金融市场赚钱主力不是靠股票,股票不但容量有限而且有很多限制,北方集团主要靠期货、外汇和黄金市场,这几个市场的容量大、流动xìng高而且限制xìng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海、深圳股票市场一天1000个亿的成交量算是很高了,而海期货市场光螺纹钢期货一个品种交易量大的时候一天就有400万手每手交易额算3.5万,约1400亿的成交量。因为期货、外汇、黄金等都是T+0交易,一天理论可以交易无限次。

    所谓民国三大考,当然是这几年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风气。第一考是每年9月的公务员考试,zhōng yāng各部、各省都要举行公务员考试,虽然取消科举很多年了,但鲤鱼跳龙门的念头从未在民间断绝。若说老百姓对zhèng fǔ近几年施针最好的印象是什么,公务员考试绝对排的前三。满清废除了科举,从内容来衡量自然是不错的,但因为阻止了士绅进入官僚的途径。遭到所有知识分子的摒弃,公务员考试却是结结实实与做官联系在一起的,岂能不引起人们的趋之若鹜?说到底,大家追求的只是考试做官这个相对公平的方式与跻身官场的快速捷径,对于考什么内容大可以商榷。哪怕规定考甲骨文。用不了几年,中国就能形成甲骨文研究高cháo。

    第二考是每年6月的升学考试。初等小学升高等小学,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等各类升学考试全部安排在这个时节。哪怕在发达城区推广6年普及教育,也至少有40%的学生会被考试刷下去。单纯的升学考试已是时人关注的焦点。一旦升学与公务员考试挂起钩来,那就更不得了。没有中学文凭或中等师范学堂文凭。是没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教育部做过测算,青年学生一路从初等小学升来,差不多1000个里只有1个才能升入大学,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能通过这座独木桥顺利前行的,自然是升学考试的功劳。好在中华民族应试能力之强是出了名的,对于从到下的考试,所有人都认为公平、公正。

    第三考不是国家机关正式组织的,而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现象。民国正式成立以后,每年3月份北方集团各成员企业都会进行技术比武和招工。考试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在北方集团体系内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每个工人都要按照工种进行评定。这是北方集团参照军队军衔制度以后jīng心定出来的,每个工种均分为19级,1级最低,9级最高,学徒则是预备级,级别与年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能力。在北方集团体系内,不但薪水、福利与等级直接挂钩,在社会地位、荣誉等方面,高级别也具有优势,级别多少通过工作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像有些车床九级工,可以在不借助jīng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单凭眼力和感觉将零件加工误差控制在0.1毫米左右,端的是十分了得。在北方集团内部有句顺口溜,“做到九级工,给个县长也不换”,九级工的薪水是县长薪水的3倍,集团按照技术专家的标准给予独栋2层小楼居住,外出时可以申请专车。自然,九级工的头衔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北方集团内数百万的工人队伍,拥有九级工的还不到3000个,这还散布在全国各地。而全国县级以的官员却有一万多个,从稀缺xìng的角度来说,还真是给个县长也不换。

    除了内部定级以外,北方集团还面向外部招考,每年的招聘工作就是通过3月份的招考来实现的。于是乎,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