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动三国章节目录 > 第093章:民心所向 政之根基

第093章:民心所向 政之根基(2/2)

兵动三国作者:谈兵论道 2019-12-27 16:37
竟然触动了内心柔软的部分,微微感到有些心酸,眼角有些湿润。

    多可爱的老百姓啊!你对他们施一点好,他们就会如此的对待你!他即便再是心冷,又怎么不会有所触动?

    民心所向,政之根基。若非坚信老百姓会支持他,若非坚信他的举动,会让大多数汝南老百姓得利。他绝不敢不报朝廷,便在汝南掀起这场腥风血雨!

    在东汉朝廷还居统治地位的现在,一郡太守职权虽大,但是还没有大到不用禀报朝廷,就能斩一县县令!他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坚信民心可用,民情可用,朝廷之中,也将会有人为他的举动做辩解!宽恕他的越权行为!

    周琛站在监斩台上,短暂思索后,回过神来,在长长的法案前坐下后,看看一旁的陈群,忙吩咐道:“陈郡丞,就由你来向乡亲们宣告此次所斩罪犯罪状,然后一一斩!”

    周琛手下如今缺少得力人才,因此陈群既是主管管民政的郡丞,还担任着主管刑狱审案的墨曹,所以周琛才让他宣布罪状。

    “喏。”陈群答应一声,走到法案前,拿起一卷卷宗开始宣读起来。

    每一个卷宗,都记录着一个罪犯的所有罪状,此次总共要斩十四个人,加上何仪、何曼共十六人。

    围观的几十万百姓,听着陈群每念一道罪名,就齐声声讨那名罪犯,声音在毛毛细雨中冲荡,震响苍穹!

    罪犯们受到几十万人的声讨,压力极大,有得几乎被吓死!

    陈群念完一道卷宗,刽子手就会斩掉一个罪犯。等到后来,陈群的罪状还没念完,在几十万百姓的声讨下,一些胆小的罪犯就直接吓晕了过去。有得甚至吓破胆,还没等斩,便一命呜呼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十四名罪犯全部斩。只剩下何仪、何曼两个黄巾贼,陈群取出卷宗,正要宣读何仪、何曼二人罪状。

    这时,刑场之外,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却是大声喊道:“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周琛眉头紧蹙,仔细看去,却见马上是一名汝南刺史府的传令小兵。等对方进入刑场,下马来到监斩台前,周琛不等对方说话,却是厉声叱喝道:“你们刺史大人也无权干涉本大人政务!你个小小传令小兵,也敢阻拦本府监斩犯人!说,若是说不出个因由来,本府对你定不轻饶!”

    这名传令小兵,被周琛呵斥的双腿一软,忙跪地道:“府君大人恕罪,府君大人恕罪!小卒有刺史急令,实在不是有意冒犯!”

    周琛听此,颜色才宽慰一些,接过对方呈上来的密信打开,刚看几句,却已不禁面色大变!

    原来豫州刺史王允来信说,他已经查到十常侍张让、赵忠去年暗通张角的书信等证据。唯独缺少人证,听闻周琛活捉何仪、何曼,两人都是汝南黄巾渠将,希望他能将两人押解到刺史府,审问出证据,然后和他联名上书皇上,请天子诛除十常侍!

    周琛看完密信之后,揣进怀里,却是禁不住心中一紧。

    他虽然不太清楚真正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档子事,但是就他所知道的来说。十常侍若非后来洛阳大乱,死在战乱中。通过王允这种所谓的正常渠道,是根本不能除掉十常侍的。皇帝刘宏第一个就不答应!

    但是王允的要求,也不过分,他若是拒绝,也未免太不合情理。弄不好传扬出去,天下人还会说他在为张让等人遮掩。

    看来还必须答应王允送人这件事情,至于联名上书,这个还是算了,毕竟除不掉十常侍,惹得灵帝恼怒,却是得不偿失。再者,赵忠如今也算是他的奴才,帮过他几次忙,不能让对方觉得他为了声名,一点都不拿他当人看!

    周琛心中有了决断,立刻朝那名小兵道:“你先去驿站休息一下,换了马匹,就回去禀报你们刺史大人。本府正欲去沛国谯县刺史治所拜访他,明日便会起行,到时自会将人犯押往谯县!”

    “喏!小卒告辞!”小兵一听周琛吩咐,当即便下去了。

    周琛当下起身向刑场外围观百姓的略作讲解,声称何仪、何曼两个黄巾贼,将押解往豫州刺史治所沛国谯县,因此不能斩,百姓们对周琛爱戴有加,听了周琛解释,也没什么抱怨,都散去了。

    周琛则吩咐众人收拾刑场,然后将何仪、何曼押回城中,等明日押往豫州刺史治所。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