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话 惊世骇俗的发布会谈话(2/2)
《编辑化偶像》作者:起罪 2019-12-29 16:35
意识形态我想和你们说了也不懂,那就说说中国观众接受电影文化这个问题吧。把这个搞定才是关键之中。
然则要搞定这个问题却也是异常困难的,我来到中国半年了,按照老师的意愿,普遍的了解了中国的民情。基本的了解了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品。
可是了解这个民情不能不感叹,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真的不怎么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承认,中国观众电影欣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曾今,我在韩国的时候,曾今看过一篇好莱坞著名的调查员乔治格莱尼在《泰坦尼克》进中国的中国电影市场的报告,在里面轻蔑的指出,中国电影是“一流的电影家,二流的放映机制,三流的观众。”
并且提议梦工厂每年向中国输出的大片应该以最媚俗的商业片为主,而且数量不应超过十部——因为“中国人只配看这个”,“多了中国也消化不了”。
这个报告我当时在韩国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被我老师提过。从潜意识里面更觉得这个话题应该被夸大了。
但是在中国生活了半年却发现非但没有夸大,反而更加恐怖。然则恐怖的同时却又发现情有可原,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切。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品在于没有人拍给他们看电影,然则即使有了,偶尔有一部好的,却依然被政审剪的乱七八糟就是票价死贵。
逼得大家只好去看盗版。
结果呢,盗版那种不感恭维的水准:卡带、闪花、色素黯淡、像素模糊……能完整的看个故事情节就不错了,怎么还谈得上欣赏电影?
像这样的格局,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怎么可能会高?
在这里我只能说,一个烂到了令人发指的体制和指导思想,活活的把几亿人全弄成了电影白痴
从本质上说中国的电影人都是出色的。从奥斯卡到戛纳,到世界林林种种的所有大小电影节的关键奖项,中国电影几乎都拿过了,事实证明中国电影人的整体水平是世界前列的。
可是,中国电影家弄得东西不被中国观众所欣赏和理解,却也是现实。
可是更可笑的是面对这种现状,竟然没有人想着去改变。相反的还在顺应这种体制
这个最好的例子就可以说说最近才上映的《十面埋伏》吧,
很多中国观众都看不懂《十面埋伏》,前端时间,我给我们几个骨干,和写手以此都发了票。让他们去看。
结果呢,一回来,写手唐三就和我说,这个故事很假,人物很假,很多硬伤。
这一点不希奇。我看了以后,心中更是哈哈大笑。为什么觉得人物很假,无非就是因为故事里的人物根本就是三个穿着中国的古装的欧美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完全不是中国式的,所以大部分不了解外国人的中国本土观众当然要骂它假。
《十面埋伏》这是最典型的仿好莱坞制作,强调电脑特技、强调视听冲击和感官刺激。中国观众看惯了以故事为主的电影,突然看这种以探讨人性内淋、探讨感情行为对人性影响的电影非常不适应,因为这个电影在挖掘“人”而非“事”,所以令看电影只看故事情节的中国观众很适应,觉得自己花了钱什么都没看到。
而相比较而言,如果把这部片子放到欧洲,乃至于美国的观众去观看这些片子,估计一定是赞扬声一片。不信的话,大家在不久以后,大可以去看看十面埋伏在外国的票房。
而我们从以上的一切,能看到什么问题呢。我想了半天。
只能说,这是中国的电影家在“卖国求荣”的表现。国内的人看不懂,他们干脆就放弃了国内直接奔向海外。
十面埋伏和英雄同是一位导演,但是为什么前后差距为什么变化的这么大,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当然我这么说,却也不是以偏概全的,中国的另外一个导演程凯歌在我看来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无极》在网络上已经被宣布出来的剧本,我已经在网络上看过了。不怕各位说,在我看来无极的故事无非就是一个小女孩骗了一个小男孩,结果小女孩长大了就被所有人骗,这种模式呢其实完全是中国故事因果循环的套路,
可是《无极》呢却非要用外国人的套路来做,弄得不伦类的,一群中国人用外国人地思维方式在过家家,里面还混着两个讲话结结巴巴的东亚小国移民。
如果大家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大可等明年无极上映的时候,去看看,看看我是不是胡说
国粹都不要了,单纯的西方化,商业化,好片子不拍,只为赚钱,只能说是异常的可笑啊
我作为老师的弟子,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
如何改造,就我的看法来看就是从电视剧开始,通过电视向中国观众介绍电影文化,把电视剧电影化,让观众从电视剧开始了解电影。
不过这种发展,在中国却也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电视剧普遍粗制滥造是一个现状就不说了。
有没有导演去拍也是一个问题,好的导演一定不会拍电视剧,坏得导演就是混口饭吃,把拍摄电视剧当成将台词。
因此呢,我会动用自己的财力,慢慢的建立一个值得构建的导演和编剧班底。
当然我自己也会以身作则,自己作为改变改变这一切的领头人。
而且我也有信心当好这个领头人,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拍摄的电视剧。都是十分电影化
我拍出的电视剧一直都是激励画面感,和探究真实性的。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往往也在告诉别人一个道理。
这种拍摄,往往非常费钱。但是却能让观众通过电视,更轻易的接受电影的知识,不用花钱,直接观看。这就是我唯一能想出改变中国观众提升自己观看品味的方法。“
然则要搞定这个问题却也是异常困难的,我来到中国半年了,按照老师的意愿,普遍的了解了中国的民情。基本的了解了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品。
可是了解这个民情不能不感叹,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真的不怎么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承认,中国观众电影欣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曾今,我在韩国的时候,曾今看过一篇好莱坞著名的调查员乔治格莱尼在《泰坦尼克》进中国的中国电影市场的报告,在里面轻蔑的指出,中国电影是“一流的电影家,二流的放映机制,三流的观众。”
并且提议梦工厂每年向中国输出的大片应该以最媚俗的商业片为主,而且数量不应超过十部——因为“中国人只配看这个”,“多了中国也消化不了”。
这个报告我当时在韩国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被我老师提过。从潜意识里面更觉得这个话题应该被夸大了。
但是在中国生活了半年却发现非但没有夸大,反而更加恐怖。然则恐怖的同时却又发现情有可原,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切。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品在于没有人拍给他们看电影,然则即使有了,偶尔有一部好的,却依然被政审剪的乱七八糟就是票价死贵。
逼得大家只好去看盗版。
结果呢,盗版那种不感恭维的水准:卡带、闪花、色素黯淡、像素模糊……能完整的看个故事情节就不错了,怎么还谈得上欣赏电影?
像这样的格局,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怎么可能会高?
在这里我只能说,一个烂到了令人发指的体制和指导思想,活活的把几亿人全弄成了电影白痴
从本质上说中国的电影人都是出色的。从奥斯卡到戛纳,到世界林林种种的所有大小电影节的关键奖项,中国电影几乎都拿过了,事实证明中国电影人的整体水平是世界前列的。
可是,中国电影家弄得东西不被中国观众所欣赏和理解,却也是现实。
可是更可笑的是面对这种现状,竟然没有人想着去改变。相反的还在顺应这种体制
这个最好的例子就可以说说最近才上映的《十面埋伏》吧,
很多中国观众都看不懂《十面埋伏》,前端时间,我给我们几个骨干,和写手以此都发了票。让他们去看。
结果呢,一回来,写手唐三就和我说,这个故事很假,人物很假,很多硬伤。
这一点不希奇。我看了以后,心中更是哈哈大笑。为什么觉得人物很假,无非就是因为故事里的人物根本就是三个穿着中国的古装的欧美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完全不是中国式的,所以大部分不了解外国人的中国本土观众当然要骂它假。
《十面埋伏》这是最典型的仿好莱坞制作,强调电脑特技、强调视听冲击和感官刺激。中国观众看惯了以故事为主的电影,突然看这种以探讨人性内淋、探讨感情行为对人性影响的电影非常不适应,因为这个电影在挖掘“人”而非“事”,所以令看电影只看故事情节的中国观众很适应,觉得自己花了钱什么都没看到。
而相比较而言,如果把这部片子放到欧洲,乃至于美国的观众去观看这些片子,估计一定是赞扬声一片。不信的话,大家在不久以后,大可以去看看十面埋伏在外国的票房。
而我们从以上的一切,能看到什么问题呢。我想了半天。
只能说,这是中国的电影家在“卖国求荣”的表现。国内的人看不懂,他们干脆就放弃了国内直接奔向海外。
十面埋伏和英雄同是一位导演,但是为什么前后差距为什么变化的这么大,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当然我这么说,却也不是以偏概全的,中国的另外一个导演程凯歌在我看来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无极》在网络上已经被宣布出来的剧本,我已经在网络上看过了。不怕各位说,在我看来无极的故事无非就是一个小女孩骗了一个小男孩,结果小女孩长大了就被所有人骗,这种模式呢其实完全是中国故事因果循环的套路,
可是《无极》呢却非要用外国人的套路来做,弄得不伦类的,一群中国人用外国人地思维方式在过家家,里面还混着两个讲话结结巴巴的东亚小国移民。
如果大家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大可等明年无极上映的时候,去看看,看看我是不是胡说
国粹都不要了,单纯的西方化,商业化,好片子不拍,只为赚钱,只能说是异常的可笑啊
我作为老师的弟子,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
如何改造,就我的看法来看就是从电视剧开始,通过电视向中国观众介绍电影文化,把电视剧电影化,让观众从电视剧开始了解电影。
不过这种发展,在中国却也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电视剧普遍粗制滥造是一个现状就不说了。
有没有导演去拍也是一个问题,好的导演一定不会拍电视剧,坏得导演就是混口饭吃,把拍摄电视剧当成将台词。
因此呢,我会动用自己的财力,慢慢的建立一个值得构建的导演和编剧班底。
当然我自己也会以身作则,自己作为改变改变这一切的领头人。
而且我也有信心当好这个领头人,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拍摄的电视剧。都是十分电影化
我拍出的电视剧一直都是激励画面感,和探究真实性的。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往往也在告诉别人一个道理。
这种拍摄,往往非常费钱。但是却能让观众通过电视,更轻易的接受电影的知识,不用花钱,直接观看。这就是我唯一能想出改变中国观众提升自己观看品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