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章节目录 > 第36-40章

第36-40章(2/2)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作者:醉死梦生 2020-01-07 20:24
的知遇之恩也极为重视。三桂便从此下手告诉祖大寿辽东将要遭劫袁大人将要遇险祖大寿虽然对此半信半疑可三桂这些年的所做所为早已让祖大寿心服口服虽然三桂不肯说出其中缘由祖大寿却依然极为重视问其化解之法三桂却不肯说只道介时自知只是让他做好战备同时也让吴宇做好准备以应大变。三桂成功从盛京脱险后率狼骑一路赶往义州。因后金大军已调往大安口因此路上并无大批后金军阻拦加上三桂走得又是小路一路平平安安回到义州。

    不过路上也生了一个小插曲在小路上遇到了一个快被冻僵的女孩可惜却是个哑吧。三桂等人当然不会见死不救便一同带到了义州。而此时大安口失守的消息虽然还没有传来不过三桂估计后金必然已经入关无睱细问小女孩来历这些年来明金几次大战在辽东这种饥寒交迫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三桂救助了大部分将他们安置在义州可仍有一部分百姓躲在深山中三桂以为这个小女孩也是如此只交给了碧艳照顾没有多想。三桂回到义州不过三天功夫袁崇焕便传来将令命祖大寿为后援率军驰援京师。此时义州经过祖大寿两年经营又有吴家大力支持加之三桂不久前运来的十几万百姓已是今非昔比全城共有百姓二十余万城外建有几十个小村镇也有百姓近十万。祖大寿帐下有官兵三万俱是训练有素而吴宇帐下有官兵两万是以原来的神机营为骨干配以流民中召集的一万壮汉虽然成军不久不过好在这些流民衣食无忧又感三桂救命之恩个个肯下力训练。吴三桂制定了一套先进的训练方法令吴宇监督经过这几月的训练已形成战力虽比不过辽东和后金的铁骑但比关内那些老爷兵却是强得多了。祖大寿得到袁崇焕将令马上便要率全城官兵驰援京城。三桂这时才将祖大寿拦了下来祖大寿向三桂怒道:“如今京城危难我岂能不全力以赴?若是京师不保我这义州就算无恙又有何用?你前些日子让我早做准备不就是为了今日吗?”三桂早有准备反问道:“舅父你从义州赶到京城要用多少时日?从这里赶到盛京又费时几天?”

    祖大寿只是救主心切经三桂这一提点马上领悟道:“此去盛京比到京城近了一倍不止你是说让我率军围攻盛京便他皇太极回兵救援?只是不遵将令就算立下大功也是杀头之罪啊!”沉思片刻祖大寿好似下了决心道:“管不了那许多了只要能保我京师无忧就算违抗将令我也认了。”三桂精心布置许久当然不能让祖大寿坏了自己的大计若真让祖大寿率五万大军围攻盛京就凭盛京多尔衮那两万多军卒恐怕还真不是对手到时京城之围是解了可祖大寿不遵将令不斩示众便是好事自己更是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真将后金打残了朝庭还养着辽东十几万大军干什么?等着他们造反吗?“舅父不必如此你尽可率军驰援京城这攻打盛京交给我便是舅父信得过小甥吗?”

    祖大寿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信得过怎么信不过有你这个杀神在打那些后金蛮子还不是手到擒来我只是一时着急竟望了我家还有匹千里马。你说吧需要什么只要舅父办得到的舅父决无二话。”对吴三桂的能力祖大寿心里有数要是战场相遇自己恐怕也不是这个诡计多端甥儿的对手让他去打后金正合适自己也不必担忧违抗将令被罚。“我只要舅父一万军卒及可供四万大军一月粮草即可。”“只要一万军卒是不是少了点?”祖大寿有些担心他那知道三桂早做了准备。

    “舅父不必担心我已向父亲和叔父吴迪各讨了五千军卒加上吴宇所率两万军卒足够用了。再说舅父驰援京城总不能孤身而去而义州城也还要留下守军以防后金回撤后恼羞成怒攻打义州。”

    “嗯如此算来你便有了四万官兵虽说还是有些少但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足够用了。不过桂儿你说我应该带多少士卒去京城?”祖大寿见三桂早有准备也懒得再动脑筯问策于三桂。“五千即可如果事情顺利等舅父赶到京城时甥儿应该已经攻下盛京皇太极必然回援京城大战恐怕已经结束了再说还有袁大人及各路援军在想来也不需舅父带多少人马。甥儿反而怕义州留得人少了那皇太极若真要攻打义州我们反而会损失惨重。”三桂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祖大寿当下依计而行只带了五千军卒便匆匆上路将义州一切全交由三桂管理。三桂却不着急在义州又多呆了三天直到会合了冰凌山庄的几百虎卫才命全军集合率军直奔盛京。为了不打扫惊蛇三桂率几万大军一路昼歇夜行遇到后金关隘一率全歼没有放走一人。此时已是寒冬季节一场鹅毛大雪给三桂等人增加了许多麻烦好在这几万大军早已是棉衣棉袄、棉帽棉靴装备整齐并没有人冻伤。大雪一下便是一天一夜却正好为三桂提供了掩护直到三桂于十一月十日来到距盛京城外不足三十里的地方时盛京城中的后金军也未现任何异常。

    三桂命四万大军连夜将盛京包围务必不使城中走脱一兵一卒。第二天清晨城中后金军卒起来后竟现城外一座座营帐拔地而起而且竟打得大明旗号将旗上一个斗大的黑色吴字在这万里素装的辽东大地上更显分别。守城军官看着城外惊了半响暗道:又是吴字将旗半月前那吴三桂便在这城外誓要再回盛京莫不是他们真的回来了?早听说那吴三桂并非凡人素有杀神之号今日竟能神不知鬼不觉间率大军将盛京城团团围住莫非是从天而降?直到其他士卒出阵阵惊叹才将这个军官惊醒马上令道:“快敲响战鼓通报全城有敌来袭!”

    “通、通、通……”战鼓声打破了盛京沉静的清晨也惊醒了美梦中的多尔衮。多尔衮自三桂逃出城后一直等着皇太极战败的战报谁知第三天便有战报传回不过不是战败却是捷报皇太极等人竟已从大安口入关正在攻打三屯营和遵化城之后更是每天战报不断全是节节胜利已快要打到大明京师。多尔衮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自己竟又被那吴三桂给骗了。不过他守在盛京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吴三桂当日离去时的誓言尤在耳边他吴三桂向来说到做到说要回来早晚会回来。只是多尔衮却不敢将这一切告于皇太极只能说自己一时大意又有城中奸细接应竟被吴三桂逃了。皇太极一路攻城拔寨打得大明毫无还手之力正是高兴之时对吴三桂逃脱也就没放在心上只是让多尔衮守好盛京城不容有失。

    多尔衮自知逃了吴三桂罪过不小若是盛京再有失自己恐怕只有自尽一途了。所以他每日夜里亲自巡城生怕出了一丝纰漏。没想到今日这战鼓还是响起了。多尔衮连忙穿戴整齐刚想出府去查看外面到底出了什么事。这时已有哨兵前来禀报“贝勒爷城外有明军将我盛京包围……”“包围?来者何人?”一听盛京被围多尔衮忙问道。“他们打得吴字将旗……”

    “来了终于还是来了!”多尔衮一听来人打得吴字将旗竟倒退几步一下子坐在椅上半天没有起来。“贝勒爷!贝勒爷!”直到多尔衮身边亲卫几次呼喊才终于将多尔衮惊醒。

    多尔衮苦笑几声该来的早晚要来躲是躲不过去的。“走上城墙看看他吴三桂到底如何攻我这盛京城!”在城中众将的陪护下多尔衮来到城墙上向城外一看果不其然吴字将旗迎风招展旗下一名将领身穿金甲好不威风。双方相距较远多尔衮虽然看不清金甲将军面貌可直觉告诉他那人就是吴三桂两人再一次站在了站场上只是不知还会不会如同上一次一般被打得狼狈不堪。盛京虽被围困可多尔衮并不是十分担忧他初步计算城下明军也就万人左右就算四面城墙都与此相当也不过四万人一般来说攻城方与守城方兵力达到十比一才是合理的比例他吴三桂就算再厉害想凭四万明军攻击有二十余万百姓两万军卒把守的盛京城不过痴人说梦罢了。况且盛京有九道城门吴三桂如此分散兵力却是犯了兵家大忌若是两万余后金铁骑从一座城门冲出一万明军如何阻拦得住。不过令人奇怪的是那吴三桂虽然在城下列好了军阵却不急于进攻也不上前答话反而从军伍后面出来一队手持大盾的士卒隐隐约约还可看到盾牌后面跟了百余名未穿军服提着铁镐锄头的普通百姓。

    这些人来到距城墙3oo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手持大盾的士卒在前树起盾牌遮住了多尔衮等人视线。因为距离较远城上弓箭无法射击而后金此时还没有远攻的火炮仅有的几架弩车也无法射穿那厚重的盾牌将这队奇怪的军卒歼灭。多尔衮只能静观其变片刻后其余各城门守将来派人来报情况都与多尔衮所见相似。城下明军忙活了半个时辰才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另挪他处。这时多尔衮才看明白这些明军竟在刚才的地方挖了几十个大坑每个大坑直径约有半米左右前后左右都相距十米现在这些人又在这一片大坑左侧忙碌起来想来也是在挖坑。多尔衮苦思不得其解这吴三桂又在搞什么鬼。这时旁边一名后金守将道:“这吴三桂难道是在挖陷马坑?只是这么大又如此明显的陷马坑又陷得住谁?”

    多尔衮暗道:这难道真是陷马坑?可坑与坑之间相距达十米左右连大队骑兵都可以顺利通过又有什么用处?而对吴三桂多尔衮缺乏进攻的勇气既然吴三桂不急于攻城他也乐得清静任由吴三桂做他的挖坑将军去吧。在城上留下守军他自己却回府歇息去了。吴三桂这个挖坑将军做了整整一天因为吴三桂并没有攻城盛京城内军民又享受了一天平静的生活。直到天黑明军在盛京城外3oo米的地方挖了一排约有近百个大坑后便也全军回营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早明军再次列阵不过其阵形却十分古怪每个大坑边上站了两人其中一名盾牌手一名普通百姓打扮的人其余军卒则列阵于大坑之后。多尔衮也来到了城墙之上望着城下的明军问一边的守将道:“他们除了挖坑外还有什么奇怪的举动?”那守将回道:“禀大人明军并无其他异动。”

    这时明军又有了动作只见将旗下的吴三桂一招手身边一名传令兵取出两面旗子一面红色一面绿色打起了旗语。

    第三十九章围攻盛京

    站在大坑边上的明军依旗语指示从身边取出两个包裹先将一只小的放入坑中随后又将那只大包裹盖在坑上等所有坑前军卒全部准备妥当那传令将两面旗子一挥只见坑前那百姓打扮之人从怀中取出火折火光一闪之后点火人马上跑到一边钻到盾牌下。多尔衮看得奇怪却不明究竟暗道:这些明军在搞什么鬼怎么都躲了起来。

    没想到不过片刻工夫各个大坑中火光一闪烟雾缭绕一个黑色的东西飞了起来。多尔衮站在城上还毫不在意没想到那个黑色的东西竟直奔城墙而来在飞到城墙附近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多尔衮只觉双耳巨响没等多尔衮反应过来其余飞过来的黑家伙竟也先后爆炸顿时响声连成一片。有的落在城外将城墙炸得一阵摇晃有的落到城墙之上四周几米之内的军卒被炸得粉身碎骨再远一点的军卒也被炸得内脏破裂七窍流血而亡。有的直接飞到城内落在房子上一转眼房子便被炸得粉碎随后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时其余几面城墙也传来阵阵爆炸声原来静静的盛京城一下乱哄哄只见城里所有人都跑到了大街上不知到底生了什么事。多尔衮运气还算不错只是被震得头昏脑胀却无性命之忧不过看着身边一滩滩血迹一具具已经七窍流血毫无生息的士卒他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这吴三桂难道真的是天神下凡?明明只是几个大坑而已怎么转眼竟比明军的红衣大炮还要厉害?而城外的吴三桂对眼前的这一切却十分满意微笑着点点头不过他也知道仅凭这一炮却还打不掉后金军反击的勇气让他们对自己唯命是从对身边的传令兵道:“传令下去各小组继续装弹准备射击。”传令兵挥动旗语躲在各个大坑一边的士卒马上又返回大坑边上将坑中杂物扫出将大小两个包裹依次放入坑内等着吴三桂的命令。吴三桂这次用的武器虽然技术含量并不高可却是当年新中国未成立时**为了压制敌方炮火进行攻城时的强力武器当时人民俗称他为“飞行炸药包”。

    此种方法是当年四野的一个矿工出生的战士明的。到了锦州战役挥到了极至。简单的方法是在地面按45度角挖坑。埋下一个小炸药包将引线引出盖木板在堆上土再将大炸药包放在坑口。点燃引线后小炸药包爆炸。其爆炸的冲击力将大炸药包抛射到一定高度、距离后爆炸方法得当可以抛射几百米远。前段时间三桂奉命出使后金便有了攻打盛京的想法。可各城的红衣大炮过于沉重不利于搬运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运到盛京城下仅靠骑兵、步兵攻城损失太大。吴三桂便想起了前世在电视上曾看到过的电影三大战役。在“辽沈战役”中便有这个镜头锦州城外树起了几千上万个汽油桶改装的土大炮将油桶后部加强。放入1-2公斤的小炸药包。1o公斤的大炸药包做成油桶盖状的圆形。几百米以外的锦州城墙瞬间被击毁。当时国民党的汇报说**从苏俄搞了级秘密武器了。当时三桂还小对此十分好奇长大后查阅了不少资料才将这个东西弄明白。此时虽说没有质量较好的油桶可这种土大炮原本就只是在地上挖个坑将炸药包抛射出去而且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只要掌握好两只炸药包的重量及引线的长度便没有问题。三桂为了试验这种“土大炮”能不能行特意在冰凌山庄附近的山上停留了三天才与山庄中的匠师将这种土大炮复原出来今天终于在盛京城下大展雄威。

    随着吴三桂一声令下这土大炮又来了第二轮齐射百余飞弹飞向盛京城整座盛京城都在颤抖有几处城墙因年久朽化经不住轰击已经坍塌。多尔衮早在第二轮齐射前便撤到了城下上次是运气好没炸着他若还留在城上岂不是给人家当活靶子吗。看着城中燃起大火多尔衮却不敢命人去救谁知道这种东西还会不会继续飞过来。不过多尔衮也知道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这种不亚于红衣大炮的武器用不了几下便可将这城墙轰塌两万对四万对方又是由吴三桂统军胜算不大。好在吴三桂的飞弹只齐了三轮便停止了射击。多尔衮忙命人四处救火虽不知吴三桂为何不继续射击可若只是被动防守这盛京城早晚被人攻破。多尔衮近不得已召集了5ooo后金勇士他是想凭借后金骑军强大的野战能力与吴三桂决战只要将吴三桂击退才能保住盛京城不失。只是他却忘了吴三桂既然敢来攻打盛京又那能没有准备。一主四副五道城门在吱呀声中同时被打开。后金骑兵在副旗主的率领下如潮水般冲出城门。来不及整队这些骑兵直接冲向明军阵地想打明军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明军面对这势好潮水般的骑兵毫无惧意前面大坑边上的明军在后金开城门时便已经按序撤向后方同时列阵的明军已经取出火统对准了这些后金大军。未等后金军冲出城门百米只见竟又从明军后面飞出几十个刚才炸毁城墙的飞弹。站在城上的多尔衮看得心惊明军有了如此利器自己上去岂不是送死一样。他在城上看得分别只见明军队伍之后竟有几十架如同抛石车一样东西只是射的不是石头而是刚才攻城时的那种飞弹。这些飞弹虽不如刚才那般飞得远可却正好落在冲锋的后金骑兵头上随着阵阵爆炸声无数后金骑兵倒地身亡多尔衮的心仿佛也被炸成了几瓣。后金骑军确实英勇面对明军的大炮并无一人退缩全都打马加只希望能冲到明军阵前与明军一战到时敌我双方纠缠在一起这种飞弹必然不敢再。谁想到明军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就在后金军刚刚冲到明军阵前百米左右明军手中的火铳已经响了一千余支火铳同时射向后金军几百名后金骑军只能不甘的倒下去了。随后明军第一排后退装药第二排进行射击第三排准备如此周而复始没有给后金军留下半点机会。

    城上的多尔衮眼见自己手下这五千健儿冲出城门不过片刻功夫便所剩无几心中一寒就算能冲到明军阵前顶多能剩下千余人如何是万余明军的对手只能命人鸣金收兵。后金骑兵虽然并不畏生死可这种仗打得让他们郁闷无比敌人根本不与你刀对刀、枪对枪的正面相敌先是那种非人力可以抗衡的飞弹随后又是火铳自己根本冲到到人家阵前便已折损了大半军卒一听铜锣声这些早已丧失了锐气的后金军马上掉转马头向城内撤去。明军倒也没有追赶只是又用飞弹欢送了他们一程让他们留下了一路的尸体。等后金军回到城中一统计五千兵马出城回到城中的竟仅有两千人其中还包括了那些被飞弹炸伤、被火铳射伤的近千伤兵。此战敌我损失竟达到三千比零这仗还能打下去吗?此时天色已经渐黑明军竟没有乘胜追击连夜攻城而是后退一里安营扎寨。辽东的冬天虽冷可三桂此来可是准备充足东北别的没有这森林可是一眼望不到边盛京城外的山林数不盛数三桂命人砍来一米多粗的巨木点起篝火派出警戒部队监视城中动静其余明军围坐在篝火边上喝着热汤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三桂还特意给每个士卒了二两烧烧酒以抵严寒。

    城外的明军因为打了胜仗自然高兴可城中的后金军民却是夜不能寐白天明军的实力给了他们当头一击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清醒。此时的盛京城完全是吴三桂的囊中之物若是他吴三桂高兴恐怕今夜就可以到后金的皇宫中休息了。多尔衮连夜召集部将开会研究应对之法。可会上后金将领们个个垂头不语一言不。多尔衮看着帐中的这些后金将领怒骂道:“你们平时一个个不都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吗?吹虚着若是大明没有坚城可守决不是你们的对手今天怎么样?人家来攻城了你们却连个屁也不敢放!野战竟被人家打了个三千比零这盛京城还守得住吗?”

    下面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敢说话只是把头沉得更低了事实摆在眼前说什么也没有用。过了半响才有一个后金将领道:“大人明军今天白天打了胜仗此时必然防备松懈我们不如连夜偷袭……”“偷袭?说得容易你到城上去看看城外明军每隔几十米便拢了一堆篝火将这城外照得如同白昼偷袭?怎么偷袭?要不你去试试?”

    那人立即没了声音。多尔衮却又接着道:“再说此次面对的是吴三桂他素来狡诈最好偷袭又岂能不作防范而且如今城中仅剩下不到两万军卒守着四面城墙都还困难若是再中了明军埋伏这盛京城岂不拱手让与他吴三桂?”这时又有人道:“如今之计只有请大汗回援或可挽回败局不然要不了三天盛京城必然失守!”

    “请大汗回援?先不说这送信之人如何出得了盛京目前大汗远在关内义州、宁远、山海关一线有明军把守无法通过只能绕道蒙古怕是三五日内也无法联系上大汗等大汗赶回盛京恐怕咱们的尸体都凉了。”这时坐在多尔衮身边一直没有出声的后金大学士范文程轻咳了一声。多尔衮寻声望去见是范文程顿时仿佛溺水之人见到了一只圆木一般。皇太极在出征前便嘱咐他遇事如不能决可问范学士由此可见皇太极对范文程的重视。“范大人可有什么好计可退明军?望不吝指教。”

    范文程摇摇头道:“如今敌众我寡明军武器又远胜我等想击退明军谈何容易。”说到此处范文程停了一下看了看满是失望的多尔衮及众将一眼才接到:“不过从今日明军来看他们并不急于攻城似乎另有打算。”后金众将一听此言仿佛又看到了希望都看着范文程希望他继续说下去。

    范文程作为一个汉人入仕后金虽说是迫不得已皇太极也对他极为看重可下面这些普通将领却对他颇有微辞看不起他一个汉人竟做了大学士今天范文程是故意调这些后金将领的胃口说到此处竟不说了。多尔衮见范文程竟不再开口忙问道:“大人此说可有依据?”范文程见多尔衮问起不敢推辞道:“依大人之见明军若要攻城大人可守几日?”

    多尔衮沉思片刻日间明军那威力巨大的“火炮”实在是难以抵挡只能实话实话“明军若用白日的那种大炮继续攻击怕是一日也守不下去。”“如此便是了明军若是连夜进攻我等怕是今夜也无法守得过去可他们却偏偏退军其中原由不过有二一是他们的那种火炮出了问题或是不能连续射或是弹药不足;二是他们此来不为攻下盛京城而是另有所图。”

    多尔衮想了想点点头道:“若说他们火炮出了问题恐怕不可信不然我骑军出击时也不会仍有飞弹射出如此说来吴三桂真的是另有所图才对。”范文程接道:“因此大人不必心急若那吴三桂另有所图明日必然派人与大人联系到时自知。”

    未等吴宇进来多尔衮抢先道:“吴兄小弟此来确是有事相求望吴兄……”“好了大家也不是第一天认识咱们辽东男儿从来不做扭捏势态有什么话你就快说若是能帮得上忙的兄弟也尽量帮你。”

    “好如此我便直说了吧。不知吴兄此到到底为何?”“这还用问吗?大明后金势如水火我率大军前来难道还是郊游不成当然是要攻下你这盛京城为我大明死去的几十万军民报仇。”三桂说完看着多尔衮好像在看一个白痴似的。“这……”没想到吴三桂的话与昨晚众将商议的截然不同让多尔衮不知该如何说下去。一边的范文程见多尔衮见了这吴三桂便如同小羊见了恶狼一般全然没有了往日的机智如此下去恐怕事情不妙。只好开口道:“吴将军小人有几句话……”说是有话要说却又看着帐中守卫的士卒不再开口。

    三桂当然明白这范文程的意思一挥手守卫士卒尽数退了出去帐中只剩下吴三桂、多尔衮、范文程三人。“好了有什么话就说吧。”三桂有些不耐烦的道。范文程一拱手笑道:“吴将军您此次来怕不是真的要攻打盛京城吧!”

    三桂见这范文程的确有点意思不像多尔衮一样一见了自己便冒傻气若此次来的只有多尔衮三桂甚至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噢那依你之见我是来干什么的?”范文程笑道:“吴将军是来示威的!”

    “示威?哈哈哈……对你们我还需要示威吗?”“您不是向我们示威而是在向大明的皇帝示威。”范文程见吴三桂并无恼怒之意便继续道:“吴将军自从辽东远赴京师上任后却并不如意虽然助那朱由检当上了皇帝可他却并不领情反而处处猜忌吴将军。就拿前些日子派吴将军出使我后金为例他明知道我后金对吴将恨之入骨却还让吴将军深入虎穴若不是将军部下忠义恐怕将军此时已经埋骨荒山因此大人是想借着此次机会向那朱由检示威让他不敢再对大人轻举妄动。”

    范文程自认为料准了吴三桂心思可吴三桂却依然坐在那里面带微笑不一言让范文程又有些心虚只好继续道:“而且大人若真的将盛京攻下恐怕只便宜了朱由检对大人却是不利。”“哈哈哈……范大学士此言差矣若我真的攻下盛京那朱由检岂敢正视于我?而且皇太极远至关内虽然攻城拔寨屡获胜利可等大明勤王之师会集就凭他区区十万兵马又岂是对手?到时我牢牢占据盛京城必让他时退无据你后金才是真的危矣!”

    “大人所言不实吧!岂不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我后金真的一败图地他朱由检又岂会任由大人坐拥辽东?”“好难怪你能以一汉人身份挤身于后金官场并获皇太极看重看来你确有几分本事。”说完吴三桂又眯起了眼睛道:“不过你却是低估了自己在我眼中后金一日不灭我辽东一日不安!何况你后金后虽亡却还有蒙士诸部。此次我能围困你盛京城实在是千古难逢的机会若不趁此亡你后金岂不是养虎为患?蒙古势弱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我又何必凭添变数?”

    “这……”范文程没想到吴三桂如此狡诈确如吴三桂所说即然只是要为自己找个敌人当然是越弱越好没有道理找个强敌与自己作对。“不过……”三桂低沉道。“不过怎样?”未等范文程开口坐在一边以为已经没有希望的多尔衮一听还有转机连忙追问道。“吴兄尽管开口只要我们办得到一定尽力。”“兄弟果然是快人快语那我也就直说了在商言商……”

    多尔衮一听这四个字只觉头痛无比当初签那买身契时吴三桂就是这句“在商言商”将自己装了进去今天吴三桂这个最大的奸商旧话重提多尔衮就知道自己又得大出血了。

    吴三桂看着多尔衮痛苦的表情只觉好笑知道必是勾起了多尔衮痛苦的回忆继续道:“只要你们出得起价钱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就看你们有没有诚意了。”“只要吴兄手下留情马上撤军不继续攻打盛京我们必让吴兄满意便是。”多尔衮咬牙切齿的道。“多尔衮你这话可就没有诚意了。若说让我撤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然传到京城别说朱由检就连大明普通百姓也会骂我祖宗十八代日后我还如何在大明立足?”

    “不撤军?那咱们还谈什么?”“别急啊!我虽不能撤军却可以只围不打咱们只是做个样子等皇太极回兵我再撤军也不迟。到时你便是坚守盛京的第一功臣而我也为解京师之围立下汗马功劳各取所需你意下如何?”

    多尔衮此时面对大军围城还能有什么主意只要盛京不失便是大功一件何谈其他。“那吴兄有什么条件尽管说吧。”“好如此我便不客气了我军共有八万大军因为来得匆忙粮草不多本以为几天就可拿下盛京可若是这一拖下去……”

    “粮草由我们解决每日送到贵军营前。”多尔衮明知吴三桂慌报人数却不敢反驳好在盛京城中还有些军粮先解一时之危吧只要拖上几日等大汗十万大军回来再找吴三桂算帐不迟。“我军远道而来将士们在这冰天雪地里忍饥挨冻我这个做主帅的总不好让他们空手而回……”“贵军在盛京这段时间军饷由我们负责按平时三倍放将军意下如何?”

    “如此我代这八万将士感激兄弟只是我军军饷较高每人每月要三两白银。”“我马上派人送上白银三十万两以充军资。”面对吴三桂的狮子大开口多尔衮只能是咬牙答应道。“兄弟爽快只是还有一事需兄弟帮忙。我们此来所携带的火炮弹药兄弟总不能再让我们千里迢迢运回辽东吧!”

    多尔衮暗道:吴三桂果然无耻不仅粮草、军饷要我们帮他筹备竟连弹药也要卖给我们不过也好后金虽然骑军厉害可就缺少火炮这种攻城利器若真能买到火炮不管多少钱都是值得。“吴兄放心这些弹药就卖给我们好了。”“兄弟误会了火器弹药这种不祥之物怎么能卖给兄弟?我们是准备就地销毁只是销毁不易我们的军卒也是冒着生命危险销毁这些弹药何况若是在销毁过程中生了什么意外误伤到你们就不好了所以这销毁的费用就由兄弟出没问题吧?”后金缺少火器吴三桂当然不会把这些火器卖给后金让他们日后再来攻打自己。

    多尔衮想要买火炮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暗道吴三桂真是狡猾不给人半点机会他却也不敢再提此事。而且他也不敢说不出这笔费用。人家都说了销毁过程中会生误伤若真的不出这笔费用恐怕那些被销毁的弹药会每都误射到盛京城上。“吴兄尽管放心这笔费用也由我们出了只是不知需要多少钱?”

    “也不是很多我们计划就是每天消毁四百炮弹每大概需要黄金二十两直至撤军为止。”多尔衮听后心中暗道你这些炮弹难道都是黄金打造的?每天四百每二十两那每天就是黄金八千两如今后金果库中总共也不过十几万两黄金这还是皇太极等人几年间四方掠夺而来没想到这次却要落入吴三桂之手。不过若是马上派人向皇太极求援来去也不过半月大概需要黄金十二万两左右应该还可以应付。只要大汗回来他吴三桂还不知有没有命将这十二万两黄金拿走。当下点头道:“好一切就依吴兄所言。”

    “既是如此还有最后一件事需要兄弟帮忙。”“还有?”多尔衮一惊脱口而道。不过他马上便道:“好吴兄请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决不推辞。”

    吴三桂面色一沉咬牙道:“当日我在盛京城下便曾道来日必取鳌拜人头以祭奠我这七位兄弟希望兄弟能将鳌拜交给我。”“鳌拜?”多尔衮看着三桂铁青的脸色真有些不知如何开口过了半响才道:“吴兄有所不知自当日吴兄在城外誓必取鳌拜人头那鳌拜当晚便出城去了至今不知所踪。”

    “此话当真?”三桂有些不信想到鳌拜怎么说也是个英雄人物怎么会因为自己一句话便逃得无影无踪。只是他却忘了此时的鳌拜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甚至还没上过战场。而他吴三桂却是威震辽东的杀神杀神誓定要取他人头鳌拜岂有不怕之理那还不是逃命要紧。多尔衮也没将那鳌拜放在眼里道:“吴兄还不信我吗?我又岂会因为他一人置盛京几十万军民安危于不顾?”话已至此也由不得吴三桂不信再说他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鳌拜还在城中。此次和谈终于在吴三桂满面笑容、多尔衮愁肠满腹中结束。多尔衮告辞时吴三桂甚至亲自出营相送若是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还以两人感情有多深厚。自这日起盛京城下便出现一幅奇景每日清晨盛京城门便会大开从城中驶出十几辆满载粮草、白银、黄金的大车交给城外明军后明军营中便会如约响起火炮声多尔衮站在城上数够四百声后才会放心的回府。而城中其他后金将领也乐得如此反正将来皇太极回来一切自有多尔衮承担自己又能保得性命何乐不为。

    只是多尔衮派出求援的士卒却没有一人能冲出明军的封锁而城中粮草、黄金却一日日减少府库中已所剩无几。当府库中黄金用尽后多尔衮每日为凑齐那八千两黄金无奈之下只能先是收搜民间后来便是城中大小官员既便如此也是日渐吃力真不知还能维持多久若真有一天黄金凑不够不知那吴三桂会不会翻脸不认人炮击盛京。这种情况一直维系到十二月初吴三桂得到密报袁崇焕已被朱由检逮捕投入诏狱而父亲吴襄及何可纲等辽东将领抗旨率军返回辽东。吴三桂知道时侯差不多了一面放松对盛京城中后金的看守让他们派人向皇太极求援以引皇太极回后金。另一方面派人至山海关将自己的亲笔信送于舅父祖大寿让祖大寿与父亲吴襄、何可纲等人依孙承宗所言上书自责并重组大军支援京城只是一路上不可加行军务必等朱由检赦免袁崇焕的旨意出后才能抵达京城。此时的祖大寿已控制了山海关正为袁崇焕入狱一事心急不已收到吴三桂的亲笔信看过之后召来吴襄、何可纲商议当吴襄及何可纲两人得知吴三桂已率军围攻盛京并已上书请万岁赦免袁督师时终于松了口气。他们决定按三桂所言行事以求施压于朱由检营救袁崇焕。因此吴襄等人直到皇太极进攻京城击败满桂时他们却仍未赶到。朱由检得信后虽然气恼明知道封赏了吴三桂辽东恐怕便再不会受朝庭节制可为保京师却又不得不按吴三桂所书下旨提升吴三桂为从一品晋升为辽东总兵统领辽东兵马。

    对袁崇焕朱由检虽然恨不能将他碎撕万段若不是他袁崇焕私通后金又岂会闹出这许多事来。直到此时朱由检也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将所有的问题推到袁崇焕身上。

    第四十章血洒京城(一)

    对吴三桂书中所言要求释放袁崇焕一事朱由检虽心有不甘可又怕辽东真起动乱大明江山难保。自己拿不定主意便召来孙承宗商议此事孙承宗本就与袁宗焕交好当然力劝朱由检不再追究袁崇焕。诏狱中的袁崇焕得知此信虽然他对吴三桂等人心有感激可他想的更多的却是这大明朝。如今辽东将领竟为了自己而违抗圣旨吴三桂更是威胁万岁此时因有后金大军压境朱由检不敢不应可一旦后金撤军难保朱由检不找辽东众将的后帐。到时辽东众将为了自保必与朝庭彻底决裂。别人不知自己统领辽东近十载又岂能不知辽东铁骑的厉害。不论他们是投靠后金还是自立为王大明危矣。更别说此时关内贼军四起若关外那十几万铁骑真是入关南下整个大明境内那里有其敌手?到时自己就是这大明朝败落的最大罪臣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死去的列祖列宗?很快有宫中太监携圣旨来到诏狱孙承宗也亲自赶来。只听那太监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袁崇焕身为辽东督师却作战不力统领无方被后金突袭京城本应重处念其驻守辽东几载素有功劳特法外施恩将袁崇焕贬为庶民赶出京城永不录用。”

    小太监宣完旨孙承宗对那小太监道:“我与崇焕有几句私话希望公公行个方便。”说完将一锭金元宝递到那小太监手中。

    小太监年纪虽然不大可对这种事却是驾轻就熟暗自掂了掂份量不轻便点头道:“孙大人客气了只是要快些万岁爷还等着奴家缴旨呢。”“公公放心片刻即好。”孙承宗道。那小太监得了金子出了牢房等侯。牢中只剩孙承宗及袁崇焕两人。孙承宗长叹一声道:“崇焕今天万岁爷虽将你贬为庶民但总算留你一命希望你日后好自为知吧!”

    袁崇焕没有因逃过一劫而有半分喜色反而苦笑几声道:“孙大人今日因袁一人而使辽东官兵与朝庭不和虽留了性命可崇焕还有何面目再见万岁、再见朝中百官?更无颜再见辽东百姓。”孙承宗听罢怒道:“糊涂!你真以为那吴三桂煽动辽东官兵与万岁做对是为了你吗?错了!他是为了他自己。”孙承宗不愧久经官场一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袁崇焕虽然在对敌行军打仗上颇有智谋可要说对自己人勾心斗角却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闻言不由奇道:“为了他自己?此话怎讲?难道他要谋反不成?”

    “唉崇焕啊你到底还是书生意气有些事还是看不透。你我身为人臣有些话本不该说可此地既无外人也不怕说与你听。”“大人请讲。”

    “他吴三桂借后金攻城威胁万岁确有谋反之嫌可万岁对吴三桂确也有些过份。说起来这吴三桂年纪虽轻对大明却是功劳甚大先是在辽东屡败后金后来入京为官又成为当今万岁登基最大的功臣如果万岁真能善待吴三桂他吴三桂也许会成为大明之磐石立柱就算反攻后金也决非妄言又岂会让后金如此猖狂。可万岁惧其勇猛怕日后功高振主制他不住竟欲借贼军以除吴三桂没想到吴三桂确有本事仅凭几千军卒横扫十几万贼军最后竟大胜而归万岁更对其猜忌三分借机将其闲置起来。此次后金皇太极大婚万岁又想借刀杀人明知后金对吴三桂恨之入骨却又偏偏派他为使出使后金只是不知他吴三桂到底是如何逃出盛京并能率军围攻盛京城。万岁如此对待吴三桂他吴三桂岂能不知万岁心意?你可能还不知道此次吴三桂上书万岁信中除了力保你外他还要求万岁封其官职万岁又不敢不应只好封其为辽东总兵统领辽东兵马唉日后这辽东恐怕再不属朝庭了。”“此话当真?他吴三桂竟敢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遵圣旨置我大明万里江山于不顾?”袁崇焕激动的问道。“那还能有假如今封赏吴三桂的圣旨已经送出宫了。你以为这天下人都如你一般对万岁忠心无二宁可身异处也不敢违抗圣命?唉当初你私欲若是强些占据辽东的是你该有多好毕竟不管怎么说你总不会置我大明安危于不顾可这吴三桂却是说不准了恐怕日后我大明江山便要丧于此人之手。”

    “吴三桂这个不仁不义的无耻之徒只怪我瞎了眼竟看重这么个小人。”袁崇焕咬牙切齿的道。言罢跪倒在地泪水涟涟哭述道:“天啊没想到我袁崇焕一心为国最后却又因我而使大明陷入险地我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唯有一死以全清白以报国恩。”孙承宗告诉袁崇焕这一切本来是想劝慰袁崇焕让他不要将一切过失都揽在身上可没想到却是事得其反袁崇焕竟因吴三桂之故责之更深。“崇焕这一切是吴三桂的错甚至是万岁也有不对的地方可其中偏偏没有你一点过失你一心为国又何必自责?你为国守边这么多年保我大明北边无事劳苦功高。我年纪大了此次万岁虽将你贬为庶民可日后若那吴三桂真敢起兵造反还要你来担负起平叛这个重任你又岂可轻言以死报国。”

    “平叛?以当今万岁的性格又怎会重新启用于我。再说那吴三桂又岂是易于之辈。如今他未及二十便智勇双全威振辽东当年若没有他吴、祖两家我又怎么获得宁远、宁锦两次大捷?就连此次救援京师若不是吴襄在最后关头杀出恐怕大人早就看不到崇焕了你我此时恐怕只能在后金大牢里相会。再说若我真的平安走出京城辽东百姓又岂能不将这一切归功于他吴三桂反而让万岁凭添骂名更让吴三桂那奸贼阴谋得惩在辽东大肆收卖人心如此一来这辽东恐怕再无法收回了。”孙承宗知道袁崇焕说的都是实情当今万岁年轻气盛目无余子既然已经罢免了袁崇焕恐怕再不会重新启用。“唉好了不说这些了先随老夫出了这牢狱再说吧!”

    袁崇焕出了牢狱虽说圣旨中说道要将他驱出京城可如今后金正围攻京师各处城门岂敢随意开放。因此他只能住在客店等待。

    皇太极得到书信明知吴三桂正在围攻盛京可若让他如此撤出关内却是心有不甘只要再给他半月时间必能攻下大明京城。皇太极召齐部下商讨此事众将不知皇太极心意不敢随意开口。大帐中沉默了半响代善才道:“大汗城中痴儿取之易如反掌。但其疆域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况且吴三桂素来智谋过人如今正围攻盛京虽然他与朱由检有些矛盾未必全力攻城可多尔衮信中提到其正大肆勒索盛京钱物时日一长恐怕不妙。不若撤军回京以解盛京之围再简兵练旅以待天命。”代善话音刚落一边阿敏却不同意冷笑道:“大哥莫非是被明军打怕了?如今我军正是兵强马壮大明的各路援军距此都还有几日路程只有京城中十几万守卒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攻下大明京城大明必然内乱到时才是我后金乘势而机的良机。至于盛京多尔衮信中也曾言道那吴三桂不过是勒索钱财并无破城之忧就算将盛京中所有钱财都给了吴三桂只要我们能攻下大明京城到时多少钱物没有?”

    “你……”代善对阿敏先说到自己战败之事倍感气忿刚想反驳却被皇太极打断。“好了不要吵了我意已决全军攻城三日若不能破城再走不迟。”三天是皇太极给自己的底线若是过三日大明的各路援军必然蜂拥而到自己最为忌讳的辽东铁骑也必将赶到若无盛京被困之事当然可以分兵拒之可如今若是在这大明城下损失过于惨重怕是吴三桂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重创自己的良机。众将见皇太极已下决心不敢违背齐声应是。九万后金大军分为三批分由皇太极、代善、阿敏率领自十二月十日起轮翻攻城一刻也不停歇。面对后金如潮水般的攻势朱由检又急又恨早将初登大宝时的雄心壮志抛到脑后满心的无奈最后竟撂起了挑子躲在后宫不理朝政不见群臣急得大臣们直跺脚。

    孙承宗知道此时朱由检的一举一动对人心士气影响很大只能鼓气绝不能泄气不然下面军卒那还有信心守城。只得上疏劝说道:“国势强弱视人心安危。乞陛下出御皇极门延见百僚明言宗庙山陵在此固守外无他计。”在群臣的劝说下朱由检终于在日暮时分才召见群臣商讨守城大计最后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大学士的身份主持守城大局。孙承宗接旨后马上率人亲赴城头见后金死命攻城知道后金也必是得到盛京被围之事这不过是后金的最后反扑只要撑过这几日便可保住京城。当下调集城中十几万军卒上城死守并命城中百姓救助伤者支援守城军卒。顿时城上城下喊杀声不断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大战持继到第十一日清晨双方俱是损失惨重明军战力不如后金但胜在占有地利免强守住了城池。后金几番攻上城头虽然最终都被赶了下来但也看到了希望。整个京城如同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吞噬着双方士卒的血肉。至中午时分天上飘起了雪花最后越下越大地上的积雪在几万后金士卒的践踏下化开随后却又结冰给后金的攻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后金士卒往往还没有冲到城下便已滑倒一片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得暂停攻城。

    随后又有探马来报辽东援军正加向京城赶来先锋吴襄已到三河中军何可刚也已抵达蓟县后军祖大寿则到达玉田大军明早就将赶到。皇太极眺望大明京城叹道:“天不绝大明竟在此时下起大雪如此大明占据了天时地利又有辽东援军赶到事不可为只能早早撤军。”言罢命后金将士收拾行囊连夜撤军九万大军损失一万有余可见攻城之惨烈。孙承宗在城上见后金撤走却不敢派人追击一方面怕后金有诈另一方面城中经过这两日大战已是损失惨重军民死伤竟达三万剩余将士也精疲力尽实是无力再战。待到第二日清晨大雪却仍未停止地上积雪已有半尺左右城内城外到处一片银装素裹两日大战所留下的痕迹也全被掩埋在这大雪之中。

    城上明军看到城下后金大军果然不见了顿时欣喜异常可就在明军庆贺之时远处天地一片银白之间竟有一团黑影正向城下赶来。城上明军不知来者是敌是友只是呆呆的看着。直到黑影越来越近他们终于看清来人打着吴字大旗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辽东先锋吴襄及其五千军卒。吴襄见城下已无后金军卒知道必是三桂围攻盛京的消息已经传到皇太极耳中他们为救援盛京只得撤退。城上孙承宗高声喝道:“来者可是吴襄吴将军?”

    “正是末将末将救援来迟还望大人恕罪。”孙承宗见京城之围终解心中高兴哈哈一笑道:“将军何罪之有若不是将军及时来援那后金贼酋又岂肯撤军。来人打开城门迎吴将军入城。”

    “多谢大人。”吴襄连夜冒雪赶来将士们也早已人困马乏正在吴襄准备集合军伍入城歇息之时却又听城上有人高喝道:“吴襄可还认得老夫?”吴襄闻声望去只见在城门之上站着一人穿着青色棉袍只是相距甚远看不清楚不过听声音却极其耳熟。

    那人也不等吴襄答话接着道:“吾乃袁崇焕。”

    听到此处吴襄吃了一惊虽然已知袁崇焕被万岁赦免只是被赶出京城可不知袁大人为何竟会站在城头不由脱口道:“袁大人?”此时袁崇焕虽然已被削职为民可他在辽东为帅这些年声威显赫特别是吴襄之所以能成为副总兵一方面是他确有本事又有个好儿子另一方面与袁崇焕的提携分不开。所以吴襄一见袁崇焕无恙的站在城头心中激动自己甘冒杀头大罪违抗圣旨终于保得袁将无事。他立即滚鞍下马跪在城前道:“参见袁大人。”吴襄所率五千军卒虽然是吴家子弟兵但对袁崇焕这位名誉辽东的大帅也是心服口服随即下马齐声跪拜道:“参见袁大人。”五千人跪了黑鸦鸦一片声音更是直冲云霄甚至惊动了远在皇宫深院的朱由检。朱由检不知城外到底生何事以为后金又来攻城忙派心腹到城前打探消息。袁崇焕自入京以来处处受制最后竟被人诬陷身陷牢狱今日这五千军卒齐声参拜终于让他找回了些当日辽东为帅的感觉。“好难得你还没有忘了我袁某人。”“大人何出此言末将从来未敢忘记大人教诲。”吴襄只觉得今日袁大人似乎有些不对却不知为何。

    孙承宗却知道袁崇焕想法知他今日是心存必死之心。他与袁崇焕本有师生之谊当然不忍见自己最出色的学生如此轻生开口道:“崇焕有什么话下来再说。来人快将袁大人扶下来。”一边有军卒刚想靠近袁崇焕不料袁崇焕竟取出一把宝剑对那几名军卒道:“不得靠近不然休怪我剑下无情。”那几名军卒一愣不敢再向前。袁崇焕这才转过头来对孙承宗道:“孙大人请充许我再叫您一声老师请恕学生无礼今日不听老师所言若真有来生如师尊不嫌学生驽钝学生愿再拜在师尊门下聆听师尊教诲。”

    孙承宗一听此言知道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可惜袁崇焕一心为国为民最后却被人怀疑与后金私通卖国求荣。以袁崇焕刚烈的性格如何肯背负如此骂名苟活于世这甚至比杀了他还要让他难受袁崇焕当日在狱中便已吐露心声已明死志。之所以一直挺到今日恐怕只因京城之围未解他是死不瞑目。如今后金已经撤军他已是生无所恋今日必会以死明志。想及此处孙承宗不禁老泪纵横叹道:“罢、罢、罢若真有来生全依崇焕。”袁崇焕听罢也是激动万分自己的老师并未怪罪自己还答应来世再收自己为徒当下跪伏在地向着孙承宗连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老师这是学生代来世向老师行的拜师之礼望老师不弃。”

    “好好好我便收下你这个学生了。”孙承宗率众将士在城上抵御后金已经是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这会儿情绪激动差点昏倒好在一边亲卫扶住了老将军老将军才勉强站立。袁崇焕这时已站立起来双目直视城下吴襄有些事情今天不问明白他是死不瞑目。“吴将军你心中可还有当今万岁可还有这大明江山?”吴襄被并问得一愣暗道:自己若不是心存大明如何会千里迢迢从关外赶到京城难道这数九寒天自己率领着军士冒着大雪来此游玩散心不成。“大人何出此言属下日夜兼程从关外赶到京城只为保我万岁安全保我大明江山无恙。”

    “好即是如此你等为何不遵圣旨竟敢私自回兵置万岁于不顾置我大明万里江山于不顾?”吴襄暗道:这还不是为了你吗?若不如此那万岁爷岂肯轻易放了你。可毕竟自己不遵圣旨此乃大逆不道之事论罪当诛九族虽然万岁已经下旨不再追究当着城上城下几万明军的面吴襄也不敢直言因此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袁崇焕自知今日必死也没有了那许多顾虑见吴襄不开口也知他所想道:“我知你等如此全为了我可你们想过没有这是置我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若因此被那后金攻破京城我等还有何面目立于这天地之间!到时你我俱是千古之罪人!”

    吴襄本就是忠心为国之人若不是袁崇焕对他有知遇提携之恩加之当时朱由检确实有些过份不然也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当下被惊出一身冷汗道:“襄知错了日后必牢记大人所言。”“好我再来问你你儿吴三桂上书万岁你可知晓?”

    “三桂上书一事在给属下的信中曾经提过只是辽东确实离不开大人希望万岁开恩让大人回到辽东率领我等抵御后金以保大明万里江山不失。”“如此说来你是不知晓你儿已是辽东总兵统领辽东兵马之事了?”

    “辽东总兵?”吴襄确是不知此事随即醒悟过来三桂若是辽东总兵统领辽东兵马那袁崇焕该如何自处?“大人属下确不知此事大人放心属下马上写信与那逆子让他立即上书请辞请大人重回辽东主持大局。”袁崇焕素知吴襄心存忠义今日若是那吴三桂在此袁崇焕决不会问这些话。此时听吴襄说不知此事他便信了七分看来吴襄并未参与此事。“不必了事已至此我只需你吴襄答应我一件事。”

    “大人请讲只要我吴襄办得到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我要你保证在你有生之年辽东铁骑决不主动踏入关内一步。”吴襄一听此话心中一惊袁崇焕此言何意?让自己保证辽东铁骑不主动踏入关内一步?自己如何有这个能耐?再说主动踏入?没有圣旨辽东铁骑入关便是私自调兵那不是谋逆造反吗?随即他又反应过来难道是三桂?他如今可是辽东总兵总领辽东兵马难道是他会率辽东铁骑进入关内?那他他不是要造反了吗?可惜此时三桂不在身边无法询问。“大人你是说……”

    袁崇焕长叹一声道:“我自认阅人无数也还算知人善用可没想到只是看错了一人便是吴三桂。虽然他此举也是情有可原其中详情你还是他自己去吧我只问你能不能保证不让他吴三桂主动踏进这关内一步?”吴襄听袁崇焕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虽然他也早知吴三桂自入京以来并不如意皇上对他也颇为猜忌可没想到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当下道:“我吴襄在此誓只要有我在一天必然约束三桂不使他主动踏入关内一步否则我吴家上下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哈、哈、哈……虽然我看错了吴三桂却没有看错你吴襄有你这句话我也可以放心上路了。”城下吴襄一听袁崇焕此言急道:“大人如今后金未平辽东战乱未止你何忍离我等而去……”“无妨有你儿吴三桂镇守辽东后金又岂敢再犯只要他用心用不上几年踏平后金也是易如反掌只是你却要记住你的誓言……”袁崇焕虽恨吴三桂竟敢心生反意可对其一身本事也不得不服自己之所以能在辽东取得几场胜利都与那吴三桂分不开。

    说完不理吴襄转身跪在城门之上面向皇宫泪流满面连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道:“可恨我袁崇焕不能再为大明效力望万岁保重。”

    之后看了孙承宗一眼又看了看城下吴襄及五千军卒提起手中三尺长剑吟道:“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岳飞的《满江红》荡气回肠此时的袁崇焕却是理解了当年岳将军那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无奈。袁崇焕手中宝剑一挥架在颈间喝了声:“吴襄不要忘了你说的话!”转眼间寒光一闪顿时血溅三尺随后从十几米高的城头直坠城下伏卧城前。一代名将大明的最后一根擎天石柱终于轰然倒塌。而他临死前的一刻想的却还是这大明江山真不知朱由检知道这一切又会如何。袁崇焕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他也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点仅凭他怒斩毛文龙便可看出一二可睱不掩玉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自他到辽东以来便如同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辽东这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若不是他辽东又怎能存到今日。此时已经连续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却丝毫没有停下的迹像反而越下越大袁崇焕身下一片血迹润湿了周围的白雪血红、雪红……。

    吴襄见袁崇焕竟自尽身亡几步奔到其身边却不敢扶他只因袁崇焕之死虽然是因其性格刚烈可他一生为国为民而自己的儿子却已心生反意他做为吴三桂的父亲却怕自己的手会玷污了袁将军的一世清白。跪于其身侧双目圆睁“袁大人袁大人……。”袁崇焕早无了气息自然无法回应。吴襄哭述道:“袁大人您放心我辽东子弟必会踏平后金以慰你在天之灵。”

    五千吴家军此时也尽数跪伏于马前齐声道:“踏平后金以慰袁督师在天之灵……。”孙承宗站在城上白人送黑人而且又是自己最为得意的学生岂能不悲痛欲绝这时已昏了过去。朱由检在宫中也得到小太监回报说后金已经撤军辽东援军先锋吴襄已赶赴城下。听到此处朱由检松了口气自那后金入关以来他时时担惊受怕每日上朝听朝臣奏报不是这城被攻破便是那路兵马大败总知没有一个好消息。现在后金终于撤军自己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可那小太监却又道那袁崇焕竟于城头自尽身亡听得朱由检心中嘎噔一声暗道:莫不是真的错怪了袁崇焕。再听那小太监继续禀报说那袁崇焕竟逼得吴襄下重誓在他有生之年辽东铁骑不得主动踏入关内一步。自被迫封赏吴三桂为辽东总兵以来那吴三桂便如同一根刺鲠在喉间虽然他从未亲眼见过辽东铁骑可这些年来为保辽东不失抵御后金每年朝中赋税竟有三成给了辽东其余兵、马、粮、草更是不计其数如此以来那辽东铁骑焉能不盛。

    此次后金入关各路援军虽众可遇到后金铁骑便如沸汤泼雪般有去无回只有袁崇焕的辽东军不但解了京城之围更是以少胜多大败后金。这等国之利器却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怎么能不担心怕是半夜也会惊醒。也正是因此他才终下决心将袁崇焕收入大牢只是怕他拥兵自重威胁了自己的帝位。可没想到袁崇焕刚被下到大牢那吴三桂却冒了出来竟又利用京城被围之机索要封赏圣旨一下自己便知道这辽东恐怕再不属大明了只属他吴三桂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