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野火时代章节目录 > 第五百二十七章 【五一】

第五百二十七章 【五一】

重生野火时代作者:启煜 2020-03-13 19:31
    “陆总,您可来了,领导们都等了好一会儿了。”

    主持这次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苏明华苏处长在大楼底下迎接,一见着陆坤的车子在花园停下,赶忙小跑着过来。

    “不好意思,路上耽搁了,苏处长您多海涵。”陆坤边接过助手递过来的公文包夹在身侧,边伸出手与苏处长握手。

    苏处长气息微喘,面上倒是笑道,“咱们寒暄就免了,再耽搁一会儿,您倒是没什么,我怕是要吃挂落了。”

    “那行,咱们回头再细聊,现在赶紧上去吧。”陆坤晃了晃手,与苏处长并肩往前走。

    会议室布置得很齐整,记录本与铅笔都是备好了的,边上还搁着一瓶纯净水。

    主席位一共有五个,陆坤坐在左上首第二个位置。

    各位领导就坐之后,底下近百号人,连带着最后边一排记者也准备得差不多了,苏处长这才拍了拍话筒,正是进入了议题。

    “安桂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省,努力保证粮食安全,不单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已是重中之重......”

    “小农经济已经过时,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农民组织化是未来趋势。经由经济学家测算,十年后我省人多地少的情况会更加严峻,‘人均不到五分地’将会成为现实。

    如何推动我省农业朝着机械化方向行进,事关我省稳定大局......”

    陆坤面上跟其他人一样认真听,偶尔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实在无聊了就扭开水瓶喝水。

    领导们的想法他很明白,无非就是将省内农业发展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对标,希望探寻出一条可行之路呗。

    不过,想要简单复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虽然国内的工业门类繁多,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但农业人口却是工业人口的近十倍,想要农业跟得上工业的发展速度,那根本没有半点可行性。

    领导们大谈特谈的机械化,更是让他如鲠在喉。

    安桂的地形地貌,适合推广机械化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大多数都是丘陵山地,人力种植收割还是主流。后世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的前提,一个是机械小型化,另一个就是道路基础建设到位。

    如果大型机械连村子都进不去,谈什么机械化,那不是搞笑呢嘛。

    除此之外,泥腿子兜里压根就没几个钱,怎么让他们买得起机器,是个问题,买得起维护不起也是个问题。

    农药化肥的成本本就不低,再加上买机器的钱,这谁受得住啊?

    他已经有些后悔接受这个邀请了,这些领导摆明了就是想要彰显存在感而已,面临的现实问题不解决,大谈对标发达国家农业压根就不现实。

    “陆总,您对农村工作的理解比我们还深刻,要不您给我们说两句?”苏处长在一位领导做完汇报之后,见到陆坤愣神,不禁笑着提了一句。

    “哦?“陆坤先是疑惑,而后点头。

    “谈农业现代化,我们不妨先谈谈小农经济。”陆坤用一句话把大家的耳朵抓住,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才整理心绪道:

    “小农经济在中国始于南宋,这根北宋灭亡、人口大量南迁有直接关系。北宋灭亡之后,人口南迁,人多地少,土地压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中国最早的小农经济。由此可见,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

    陆坤见大家在认真听,也不禁压了压桌面上的稿子。

    那是领导给他准备的稿子,可他有些不愿意照本宣科地说些不切实际的话。

    他希望自己的话能给在座的领导泼一瓢冷水。

    “直到清代,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中国农业仍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模式,清代代表了全世界农业文明的顶峰。在这个时期,小农经济这种农村经济形式在中国已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需要认清一点,小农经济不等于落后。“

    瞅了瞅底下大家交头接耳的吵杂声,陆坤微微轻咳了一声,他知道该抖点干货了。

    “全世界范围内小农的单位面积产出是高于大农场厂的,比如日本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就远远高于美国,这根日本的小农经济有直接关系。

    但日本农业落后吗?显然不落后。

    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在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亚长盛不衰,是历史理性的选择:人口密度大、土地少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经济形式。”

    “在现代社会,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常常背着‘恶名’,一般的观点认为它阻碍了工业化进程,直到如今依旧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持这种观点,甚至成为主流观点。”

    底下的听众们原本以为是千篇一律的报告模式,没想到在这种会议上竟然还能见到干货,故而静心听的人多了,记笔记的人也多了。

    这些听众大多是各个县市甚至是乡镇负责农村农业工作的代表,回头还需要把会议精神进一步往下边传达,故而可不敢过于分心他顾。

    “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形式有自身非常明显的特点:一个小农家庭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单位,它要预测未来的市场,制定生产计划,这个过程考虑所有影响生产的外在因素--特别是气候,然后规划劳动力投入,审时度势把握良好的市场出售时机。

    而在小农家庭消费上,它还要灵活把握丰收、欠收等不同情况下不同消费支出。”

    “中国的小农经济催生了大量掌握着各种经验的小农,虽然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不高哦,但却拥有各种社会技能和经验。小农较高的人力资本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受了多少年教育’、‘读了多少年书’,而是跟经验有关。”

    陆坤适时开玩笑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大量的农民企业家,包括本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