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西河特钢
《宦海云飞》作者:灵台山祖 2020-01-11 11:37
西河市严抓环保,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小。全市这样的企业都胆战心惊。散落于各县的小造纸、小化工、小皮革加工作坊等污染企业,县里环保部门都提前进行了严格的检查,达不到标准的一律关停。过去多好的关系也不行。
这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也知道,市里对抓环保工作动真的了,连常务副省长堂妹的企业都关了门、罚了款、抓了人,市长受处分,副市长下台、区领导和市、区环保局长下台的下台、降职的降职,都害了怕。过去可以凭着关系疏通一下,企业不停产,照样干。现在看不行了。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都下到各区县,严查环保存在问题的企业。顶风上的结果,就是企业死掉,老板被罚。搞不好老板还可能被抓。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停产。
要上相应的的环保项目,单凭一家一户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比如小型造纸企业非常集中的北山县刘家镇,要是每家都上污水处理厂,家家投资都得过壹百五十万元。十一家投资就得过一千六百万。这些小纸厂产能虽然落后,可是却是镇里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而且这些存在了十几二十年的企业,都有着固定的销售网络。要是一刀切都砍掉,也是不合适的。
在实力和县里的协调下,镇委镇政府决定集中建设一个中型污水处理厂,总投资八百多万。这个处理厂不但可以处理十一家造纸企业排出的污水,还可以处理镇上唯一一家皮革厂排放的污水。资金不够,各企业按照规模和污水的排放量,进行集资。银行也给放了其余部分的贷款。项目得到了市里的批准,市里还把他们的经验作了总结,下到全市各乡镇以上的单位,希望在治理环境污染上面,学习刘家镇的经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就是最好的为百姓服务。
借着关掉电镀公司的东风,西河市掀起了环境污染治理的风暴。成效非常明显。不过,难题还是出现了。
西河市东郊,坐落着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西河特种钢集团公司。这个企业直接隶属于国资委,是中直单位。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都是副部级领导。而副总级别的都是厅局级。西河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也是正厅级干部下派的。
这家企业实在是牛得很。他们的特种钢材都是国家计划内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情况下,国家的计划可是不得了,那都是军事和其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所需的物资。
企业虽然坐落在西河市,可他们骨子里没有把西河市太当一回事。就连原来的市委书记市长去这家企业,顶多是来个副总接待一下或者党委书记出个面,董事长和总经理脸面都不会照的。后来,西河市的领导因为几次受到冷遇,就很少再去这个企业,除非春节走访,才象征性地过去一次,而且大都是副书记或者是副市长过去,觉得说不过去时,顶多安排人大主任或者政协主席前往,书记市长两个巨头是不会到场的。
企业规模很大,有十余万职工,连家属都算上,有近二十五万人。这里习惯于被叫做东钢城。
他们独立性极强,除了供水系统由市里主管道供应外,其他的都自给自足。自备电厂和大网连接,生活设施非常完备,加上老百姓收入稳定,东钢城的生活水准比市里的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所以钢城人很自豪。就连这次国有企业改制,对他们都没有形成冲击。他们有自己的医院、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建设的比市里的老年活动室还要好,简直就是西河市的国中之国。还是独立王国。
他们的直接上级是国资委,就连党的领导也在中央企业工委,干部交流都是由中央直接调派,和h省都不搭界,更不要提西河市了。运输都是直接由铁道部调运车皮,滨江铁路局和西河铁路分局也没有控制权。
西河市的很多规定,到他们那里后,觉得有利的就执行,觉得受限制的就不执行。
这次,这种情况又出现了。
西河特钢的大烟囱冒红色的烟雾,附近三四公里内的居民夏季都不敢开窗,早就是老大难问题。对排放的粉尘进行治理的意见和整改通知,市里不知道下达给西河特钢多少次了,可西河特钢就是不予理睬。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也就是这次因为电镀公司污染事件被降职为市长助理、环保局长的司邈,在担任副市长时亲自来过协调解决这件事,可西林特钢仅派出个环保处长接待。环保处长倒是蛮客气,答应一定把市里的意见转达给公司领导。可司市长一走,西河特钢就没了下文,继续我行我素。
这次李国藩把电镀公司给关了,解决了几届班子都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市民们又看到了希望,纷纷给李国藩和刘华明写信,强烈要求西河特钢治理粉尘污染,还老百姓一个蔚蓝的天空和开窗的权利。
市委常委小会议室,李华明、李国藩和几名常委正在讨论西河特钢的事。
“刘书记,这西河特钢也太不像话了,把我们西河市委市政府当成了空气。我看,必须的想出点办法,控制他们一下。否则,我们真的无法向老百姓交代了。”言的市常务副市长赵长吉。
“是啊!西河特钢依仗着他们是中直企业,级别又比我们高,始终不把市里的部署当回事。这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也知道,市里对抓环保工作动真的了,连常务副省长堂妹的企业都关了门、罚了款、抓了人,市长受处分,副市长下台、区领导和市、区环保局长下台的下台、降职的降职,都害了怕。过去可以凭着关系疏通一下,企业不停产,照样干。现在看不行了。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都下到各区县,严查环保存在问题的企业。顶风上的结果,就是企业死掉,老板被罚。搞不好老板还可能被抓。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停产。
要上相应的的环保项目,单凭一家一户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比如小型造纸企业非常集中的北山县刘家镇,要是每家都上污水处理厂,家家投资都得过壹百五十万元。十一家投资就得过一千六百万。这些小纸厂产能虽然落后,可是却是镇里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而且这些存在了十几二十年的企业,都有着固定的销售网络。要是一刀切都砍掉,也是不合适的。
在实力和县里的协调下,镇委镇政府决定集中建设一个中型污水处理厂,总投资八百多万。这个处理厂不但可以处理十一家造纸企业排出的污水,还可以处理镇上唯一一家皮革厂排放的污水。资金不够,各企业按照规模和污水的排放量,进行集资。银行也给放了其余部分的贷款。项目得到了市里的批准,市里还把他们的经验作了总结,下到全市各乡镇以上的单位,希望在治理环境污染上面,学习刘家镇的经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就是最好的为百姓服务。
借着关掉电镀公司的东风,西河市掀起了环境污染治理的风暴。成效非常明显。不过,难题还是出现了。
西河市东郊,坐落着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西河特种钢集团公司。这个企业直接隶属于国资委,是中直单位。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都是副部级领导。而副总级别的都是厅局级。西河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也是正厅级干部下派的。
这家企业实在是牛得很。他们的特种钢材都是国家计划内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情况下,国家的计划可是不得了,那都是军事和其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所需的物资。
企业虽然坐落在西河市,可他们骨子里没有把西河市太当一回事。就连原来的市委书记市长去这家企业,顶多是来个副总接待一下或者党委书记出个面,董事长和总经理脸面都不会照的。后来,西河市的领导因为几次受到冷遇,就很少再去这个企业,除非春节走访,才象征性地过去一次,而且大都是副书记或者是副市长过去,觉得说不过去时,顶多安排人大主任或者政协主席前往,书记市长两个巨头是不会到场的。
企业规模很大,有十余万职工,连家属都算上,有近二十五万人。这里习惯于被叫做东钢城。
他们独立性极强,除了供水系统由市里主管道供应外,其他的都自给自足。自备电厂和大网连接,生活设施非常完备,加上老百姓收入稳定,东钢城的生活水准比市里的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所以钢城人很自豪。就连这次国有企业改制,对他们都没有形成冲击。他们有自己的医院、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建设的比市里的老年活动室还要好,简直就是西河市的国中之国。还是独立王国。
他们的直接上级是国资委,就连党的领导也在中央企业工委,干部交流都是由中央直接调派,和h省都不搭界,更不要提西河市了。运输都是直接由铁道部调运车皮,滨江铁路局和西河铁路分局也没有控制权。
西河市的很多规定,到他们那里后,觉得有利的就执行,觉得受限制的就不执行。
这次,这种情况又出现了。
西河特钢的大烟囱冒红色的烟雾,附近三四公里内的居民夏季都不敢开窗,早就是老大难问题。对排放的粉尘进行治理的意见和整改通知,市里不知道下达给西河特钢多少次了,可西河特钢就是不予理睬。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也就是这次因为电镀公司污染事件被降职为市长助理、环保局长的司邈,在担任副市长时亲自来过协调解决这件事,可西林特钢仅派出个环保处长接待。环保处长倒是蛮客气,答应一定把市里的意见转达给公司领导。可司市长一走,西河特钢就没了下文,继续我行我素。
这次李国藩把电镀公司给关了,解决了几届班子都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市民们又看到了希望,纷纷给李国藩和刘华明写信,强烈要求西河特钢治理粉尘污染,还老百姓一个蔚蓝的天空和开窗的权利。
市委常委小会议室,李华明、李国藩和几名常委正在讨论西河特钢的事。
“刘书记,这西河特钢也太不像话了,把我们西河市委市政府当成了空气。我看,必须的想出点办法,控制他们一下。否则,我们真的无法向老百姓交代了。”言的市常务副市长赵长吉。
“是啊!西河特钢依仗着他们是中直企业,级别又比我们高,始终不把市里的部署当回事。这也不是一年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