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箐门一梦(2/2)
《龙悦荷香》作者:荷之青青 2020-03-13 11:34
此屋为他所修。方便自己,便宜他人。”
青荷钦佩不已,沉吟片刻又问:“婆婆,您路过此地,可是去寻外孙女?”
老婆婆微微一笑:“我自西北峨眉来,欲到东南神农顶,探望小女阿苍。”说话之间,缝衣针上的线,便用完了。
老爷爷双目不离书,却对针线驾轻就熟,青荷只觉面前一晃,眼花缭乱之中,一根银线便向老婆婆针孔飞射而去。只一瞬间,已完成见缝插针。
青荷看得目瞪口呆,此般凭直觉穿软线入针孔,可是罕见的细致活,这般功夫,比百步穿杨还要惊世骇俗。
登时醍醐灌顶:“这对神仙夫妻,不仅武功卓绝,还心有灵犀。”惊羡不已,连连咂舌:“奶奶,爷爷又体贴又了不起,您乃世上最有福之人。”
老婆婆微微一笑:“是啊,年轻之时,我可不敢有此奢望。我本属羊,偏偏又生在四月初四,被族人定为灾星。果然,十五岁尚未出嫁,未婚丈夫一病呜呼。三年之后,我奉父母之命又行婚配,只为给大户人家冲喜。我那名义上的先夫自幼患了痨病,嫁不多时,又是与世长辞。”
沉默寡言的老爷爷,自然而然接过话茬:“第一次见你,穿着嫁衣,走下喜轿,比旭日还明艳,比繁星还璀璨。从那日起,我便对你朝思暮想,念念不忘。”
老婆婆闻言一笑,皱纹累累,再无昔日美色,却感人至深:“那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日,先夫一死,狠心的婆婆,欲将我卖到川西。我正想一死了之,你便如神兵天降,问我愿不愿意远走高飞。我那时只知你看管藏书室,终日苦读,书生气十足,却不成想,还有这等心思和胆气。我看着你坚定的脸,当机立断,跟你连夜逃进峨眉深山。这些年,每日都快活似神仙。”
青荷感动涕零,匆忙低头垂下泪眼,唯恐被人看见。却见乌木桌上,整整齐齐排着数本书籍:“婆婆,您也喜欢读书?”
万万没有料到,老婆婆居然现出少女般的娇羞:“初嫁之时,我一字不识。老头子手把手教导,半年之后便能识文断字,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青荷心头一颤,头埋得更低,瞥到翻开的一卷书,却是屈子的《九歌》。惊诧之际,忍不住又道:“恳请婆婆赐教,何为人世至乐?”
老婆婆略一沉思,微微一笑:“依我之见,人生至乐,不是荣华富贵,不是名利双收,不是呼风唤雨,不是安乐无忧,而
是与最爱之人长相厮守。”
青荷犹豫半晌,还是忍不住好奇:“对于古人,挚爱难道不是父母?”
老婆婆微微一笑:“道可道,非恒道。幼时自然是父母,可人总会长大。最爱之人,自会变化。总之,最爱之人,他会时刻牵挂你,你会时刻牵挂他;危急之时,他第一个想到你,你第一个想到他。”
青荷认真盘算一回,做了以下排列:阿龙、父母、兄姊、泰哥哥,自以为诠释清楚,有些满足,还有些不甘:“婆婆,如何诠释爱?”
老婆婆言笑欢畅:“爱,就像久旱之甘霖,冬日之暖阳。爱,有千种万种,更会千变万化。有的圆满,有的残缺,有的变质,有的升华。圆满之爱,需要阳光雨露,需要用心良苦,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热血浇注。”
青荷刚刚听到“用心良苦”,便觉耐性全无,困意陡然暴涨,眼前一片迷糊。
老婆婆微微一笑,转过头去,向西屋说道:“阿龙,她太累了,不如早些带她睡吧。”
恍恍惚惚之中,西屋里侧,一间暗室房门“吱丫”而开。清风吹过,伸过一双温暖的手,便被人横抱而起,耳畔传来一声熟悉的低语:“师祖早些安歇,晚辈先行告退。”
青荷在梦中有些许诧异,却未及深想。头一挨枕,身一上床,沉入梦乡。依稀被阿龙抱在怀中,不由身上一暖,心头一喜,似真似幻。想要睁开双目,却抬不起眼皮。
他悦耳的声音,在耳畔轻轻回响:“青荷,我知你耐性不好,我不怕等,总有一日,你会爱上我,咱们琴瑟相和。”
不知睡了多久,恍恍惚惚又听有人敲门,屋门“吱呀”开启,继而便是脚步轻轻。
老婆婆喜极,声音都有些打颤:“阿雪,原来是你?”
一个悦耳的女子之声,传至耳畔,果然便是碧雪:“父亲,母亲!好不凑巧,咱们一家人不约而同,在此相遇。”
又听小姑娘欢声笑语响个不停:“曾祖父,曾祖母,你们也舍得离开万佛顶?可是要去神农阁?”
老爷爷欣喜之声,回荡盘旋:“正是!咱们的雪歌、雪舞,越发出落,让太爷爷好好看看。”
碧雪一声娇嗔:“父亲万万不要宠着她们,娇儿不出孝子。”
老婆婆一旁笑道:“阿雪,你说的可是自己?倒是可怜我两个孩子,雪宝顶冷冷清清,哪里比得上咱们万佛顶?”
少女风流婉转的声音,甜蜜娇柔,却是雪歌:“太奶奶说的极是,我想去万佛顶,那里景色又好,兄弟姐妹又多。”
碧雪威严中满是宠溺:“今日好生休整,明日带你们去万佛顶。”
久别团圆,欢喜无限。
不知又过多久,“吱吱呀呀”的门声,又传至耳畔,不过转瞬之间,灌入三道冷风。
更听碧雪一声惊呼,无极惊怒:“塞克!”
但听一黑衣人手持“金塞弧刀”,一只脚刚刚踏入房中,闻声拔地而起,空中一个翻转,向后飞纵,飘风一般跃身出门。
房内碧雪大怒无疆,当仁不让,抢过案几上的“岷山风雪轮”,气运丹田,一跃而出。
雪歌、雪舞唯恐碧雪有失,各持雪钺,飞身而起,紧追其后。
老爷爷面色一沉,盯着随后进门、目瞪口呆的两人,面沉似水:“卓嘉,你怎与塞克同流合污?”
不过数日落魄,嘉王又身受“劈风剑气”,如同老过十岁:“师尊,弟子不孝。几度遭人陷害,唯有塞克不离不弃。”
再看他身边的卓星,战战兢兢,一声不吭。
老婆婆低头穿针走线,满面怒意,却不言语。
老爷爷半晌方道:“卓嘉,你纵横半生,有功有过,时至晚年,不爱晚节,更是大起大落。福兮祸之所依,不如趁此良机,与我同归峨眉,闭门清修,或得善终。”
嘉王以头抢地,一拜不起:“师尊不弃,但肯收留,弟子不尽感激。只是事到如今,卓嘉苟活于世,还有一事未了,恳请师尊成全。”
老爷爷连连摇头:“我知你心中所想,碧雪生性倔强,让她回心转意,我也无力回天。依我之见,此事不可强求,只能随缘。”
嘉王闻言,双泪齐流:“如今她心恨塞克,弟子唯恐她怒极有失,需去瞧一瞧。”
老爷爷一声冷哼:“一切随你。我的女儿,谅你也不敢欺负。便是你心怀叵测,她也未必怕你。”
嘉王父子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低头走出门去。
侧耳倾听,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全部淹没在雪域之中。
清晨醒来,哪有阿龙?便是飘雪祖孙、嘉王父子、黑衣塞克,也都不见踪影,青荷大惑:“难道是箐门一梦?可为什么又是真真切切?”
满心惆怅,满腹渴望,奔出卧房,热气腾腾的米粥,清淡可口的野菜,已经备在堂屋餐桌之上。
青荷钦佩不已,沉吟片刻又问:“婆婆,您路过此地,可是去寻外孙女?”
老婆婆微微一笑:“我自西北峨眉来,欲到东南神农顶,探望小女阿苍。”说话之间,缝衣针上的线,便用完了。
老爷爷双目不离书,却对针线驾轻就熟,青荷只觉面前一晃,眼花缭乱之中,一根银线便向老婆婆针孔飞射而去。只一瞬间,已完成见缝插针。
青荷看得目瞪口呆,此般凭直觉穿软线入针孔,可是罕见的细致活,这般功夫,比百步穿杨还要惊世骇俗。
登时醍醐灌顶:“这对神仙夫妻,不仅武功卓绝,还心有灵犀。”惊羡不已,连连咂舌:“奶奶,爷爷又体贴又了不起,您乃世上最有福之人。”
老婆婆微微一笑:“是啊,年轻之时,我可不敢有此奢望。我本属羊,偏偏又生在四月初四,被族人定为灾星。果然,十五岁尚未出嫁,未婚丈夫一病呜呼。三年之后,我奉父母之命又行婚配,只为给大户人家冲喜。我那名义上的先夫自幼患了痨病,嫁不多时,又是与世长辞。”
沉默寡言的老爷爷,自然而然接过话茬:“第一次见你,穿着嫁衣,走下喜轿,比旭日还明艳,比繁星还璀璨。从那日起,我便对你朝思暮想,念念不忘。”
老婆婆闻言一笑,皱纹累累,再无昔日美色,却感人至深:“那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日,先夫一死,狠心的婆婆,欲将我卖到川西。我正想一死了之,你便如神兵天降,问我愿不愿意远走高飞。我那时只知你看管藏书室,终日苦读,书生气十足,却不成想,还有这等心思和胆气。我看着你坚定的脸,当机立断,跟你连夜逃进峨眉深山。这些年,每日都快活似神仙。”
青荷感动涕零,匆忙低头垂下泪眼,唯恐被人看见。却见乌木桌上,整整齐齐排着数本书籍:“婆婆,您也喜欢读书?”
万万没有料到,老婆婆居然现出少女般的娇羞:“初嫁之时,我一字不识。老头子手把手教导,半年之后便能识文断字,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青荷心头一颤,头埋得更低,瞥到翻开的一卷书,却是屈子的《九歌》。惊诧之际,忍不住又道:“恳请婆婆赐教,何为人世至乐?”
老婆婆略一沉思,微微一笑:“依我之见,人生至乐,不是荣华富贵,不是名利双收,不是呼风唤雨,不是安乐无忧,而
是与最爱之人长相厮守。”
青荷犹豫半晌,还是忍不住好奇:“对于古人,挚爱难道不是父母?”
老婆婆微微一笑:“道可道,非恒道。幼时自然是父母,可人总会长大。最爱之人,自会变化。总之,最爱之人,他会时刻牵挂你,你会时刻牵挂他;危急之时,他第一个想到你,你第一个想到他。”
青荷认真盘算一回,做了以下排列:阿龙、父母、兄姊、泰哥哥,自以为诠释清楚,有些满足,还有些不甘:“婆婆,如何诠释爱?”
老婆婆言笑欢畅:“爱,就像久旱之甘霖,冬日之暖阳。爱,有千种万种,更会千变万化。有的圆满,有的残缺,有的变质,有的升华。圆满之爱,需要阳光雨露,需要用心良苦,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热血浇注。”
青荷刚刚听到“用心良苦”,便觉耐性全无,困意陡然暴涨,眼前一片迷糊。
老婆婆微微一笑,转过头去,向西屋说道:“阿龙,她太累了,不如早些带她睡吧。”
恍恍惚惚之中,西屋里侧,一间暗室房门“吱丫”而开。清风吹过,伸过一双温暖的手,便被人横抱而起,耳畔传来一声熟悉的低语:“师祖早些安歇,晚辈先行告退。”
青荷在梦中有些许诧异,却未及深想。头一挨枕,身一上床,沉入梦乡。依稀被阿龙抱在怀中,不由身上一暖,心头一喜,似真似幻。想要睁开双目,却抬不起眼皮。
他悦耳的声音,在耳畔轻轻回响:“青荷,我知你耐性不好,我不怕等,总有一日,你会爱上我,咱们琴瑟相和。”
不知睡了多久,恍恍惚惚又听有人敲门,屋门“吱呀”开启,继而便是脚步轻轻。
老婆婆喜极,声音都有些打颤:“阿雪,原来是你?”
一个悦耳的女子之声,传至耳畔,果然便是碧雪:“父亲,母亲!好不凑巧,咱们一家人不约而同,在此相遇。”
又听小姑娘欢声笑语响个不停:“曾祖父,曾祖母,你们也舍得离开万佛顶?可是要去神农阁?”
老爷爷欣喜之声,回荡盘旋:“正是!咱们的雪歌、雪舞,越发出落,让太爷爷好好看看。”
碧雪一声娇嗔:“父亲万万不要宠着她们,娇儿不出孝子。”
老婆婆一旁笑道:“阿雪,你说的可是自己?倒是可怜我两个孩子,雪宝顶冷冷清清,哪里比得上咱们万佛顶?”
少女风流婉转的声音,甜蜜娇柔,却是雪歌:“太奶奶说的极是,我想去万佛顶,那里景色又好,兄弟姐妹又多。”
碧雪威严中满是宠溺:“今日好生休整,明日带你们去万佛顶。”
久别团圆,欢喜无限。
不知又过多久,“吱吱呀呀”的门声,又传至耳畔,不过转瞬之间,灌入三道冷风。
更听碧雪一声惊呼,无极惊怒:“塞克!”
但听一黑衣人手持“金塞弧刀”,一只脚刚刚踏入房中,闻声拔地而起,空中一个翻转,向后飞纵,飘风一般跃身出门。
房内碧雪大怒无疆,当仁不让,抢过案几上的“岷山风雪轮”,气运丹田,一跃而出。
雪歌、雪舞唯恐碧雪有失,各持雪钺,飞身而起,紧追其后。
老爷爷面色一沉,盯着随后进门、目瞪口呆的两人,面沉似水:“卓嘉,你怎与塞克同流合污?”
不过数日落魄,嘉王又身受“劈风剑气”,如同老过十岁:“师尊,弟子不孝。几度遭人陷害,唯有塞克不离不弃。”
再看他身边的卓星,战战兢兢,一声不吭。
老婆婆低头穿针走线,满面怒意,却不言语。
老爷爷半晌方道:“卓嘉,你纵横半生,有功有过,时至晚年,不爱晚节,更是大起大落。福兮祸之所依,不如趁此良机,与我同归峨眉,闭门清修,或得善终。”
嘉王以头抢地,一拜不起:“师尊不弃,但肯收留,弟子不尽感激。只是事到如今,卓嘉苟活于世,还有一事未了,恳请师尊成全。”
老爷爷连连摇头:“我知你心中所想,碧雪生性倔强,让她回心转意,我也无力回天。依我之见,此事不可强求,只能随缘。”
嘉王闻言,双泪齐流:“如今她心恨塞克,弟子唯恐她怒极有失,需去瞧一瞧。”
老爷爷一声冷哼:“一切随你。我的女儿,谅你也不敢欺负。便是你心怀叵测,她也未必怕你。”
嘉王父子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低头走出门去。
侧耳倾听,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全部淹没在雪域之中。
清晨醒来,哪有阿龙?便是飘雪祖孙、嘉王父子、黑衣塞克,也都不见踪影,青荷大惑:“难道是箐门一梦?可为什么又是真真切切?”
满心惆怅,满腹渴望,奔出卧房,热气腾腾的米粥,清淡可口的野菜,已经备在堂屋餐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