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谋定江山章节目录 > 第二十八章 背后得阴谋

第二十八章 背后得阴谋(2/2)

谋定江山作者:荒烟平楚 2019-12-23 04:19
世,能埋在自己的家乡,或许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话音一落,文武轻轻点头,走进前来,抱着装满了骨灰的酒坛,朝着村口走去。

    此刻,少女的脸色依然是煞白,她终于也完成了木牌上的刻字,混着鲜血,倒是有几分触目惊喜。文武在石桥镇牌坊旁不远的山坡上停下了脚步,这里风和日丽,水草盈丰,正是他为无辜枉死的镇民们挑选的埋骨之地。文武手脚想来麻利,没过多久,他就在山坡上挖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洞来。待文武将骨灰坛子埋在坑里,一个简陋的土包方成之际,少女和李安民正好也赶到了这座小小的坟茔旁。

    少女轻移莲步,走到坟头,郑重其事的掏出了那块木牌。认认真真的查到了门头前面。直到这时,李安民才看清楚少女在木牌上咳出的字,只见患者献血的红色,木牌上刻画着秀娟的六个大字:“石桥镇民之墓。”

    少女跪在坟前,沉沉的低着头,眼中隐隐噙着泪珠却不落下。秋风吹吹拂起她凌乱的发丝,露出一掌楚楚可怜的憔悴脸庞。李安民立在不远处,惊鸿一瞥,心生怜意。

    “怎么着,心动了?”黄万古不知何时已经闪到了李安民的身旁,轻轻打趣道。不等红着脸的李安民解释,黄万古就将大黑寻到的那块令牌丢给了李安民,出声说道:“记住这牌子的样子,也记住这牌子上刻着的字,十有**他们就

    是石桥镇惨案的凶手。”

    李安民接过令牌打量了几眼,只见令牌正面刻着“浮云”背面刻着“葛云”,少年郎心底存疑,却也信奉黄万古的话,轻轻点了点头。“这件事我们需不需要报官?”李安民思前想后,屠镇惨案非同一般,更何况这里涉及了磐岭石这等违禁之物,还是报给朝廷较为稳妥。

    黄万古还未回答,就见文武先开了口。只见他四下观瞧了一眼,才冷着脸悄声言道:“此事事关重大,正如黄老先生先前所料。方才我在西侧民宅搜寻,竟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密室。而密室中更有大批磐岭石储存的痕迹,我欣喜观察了些许,沿着石桥镇往南,有一条传为运石修建的小路。之前这路总有人把手,方才我特意留心查看,你猜怎么着,我看到了路上留下了深深地车马辙印。辙印深浅不一,稍有得有数十辆。或许,真是为了做战争的筹备。”

    李安民闻声,脸色更加沉重,他摸索着手上的令牌,喃喃说道:“我来之前听沈帅提起过,此次安平乱起,乱民组成军队,号称浮云。莫非这次石桥镇惨案,是浮云军所为?”

    “那你的意思运石之人也是浮云军安排的?可是安平州的打乱至今不过两单个月,而如此大批量磐岭石的囤积可不是短短几月便可以完成的。以我估算,至少需要三年的筹划,才有可能完成如此大量的积累。”文武闻声不解,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

    黄万古沉吟了半刻,悠悠开口说道:“此次浮云之乱老夫也有所耳闻,据说是因一两粮而起。但追其源头,还是因为乱民和官府产生了矛盾。可是你们可曾想过,短短不过半年的时间,为何会有如此数量之多的难民齐齐涌入安平州。近一年来大汉九州虽算不上风调雨顺,但也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天灾**,这些难民究竟是从何而来,因何而去?”

    “黄师的意思是,安平之乱并不是百姓的积怨已久,而是有人刻意为之,在背后操控了这一切?甚至,这幕后黑手早在多年前就在暗暗囤积磐岭石,如此心机,实在恐怖。”李安民想通了事情的关键,脸色瞬间变幻起来,顿时苍白一片。

    “其中详情,我也不得而知。只是我敢确认,这次安平之乱,浮云之祸绝非偶然。我早已看透你不是寻常人家,若不是方才你提及沈帅,我还以为你是磐岭州磐龟军座下。既然是沈遗南的人,我自然更加放心。早就听闻刘家麒麟儿刘伏代天子平叛,只怕你此行目的与他脱不了干系。我劝你还是尽快上路,将这个消息告知于他,让他莫要只把浮云当作寻常草莽。若是因沟里翻了船,轻则皇储之位不保,重则丢了性命啊。况且,他的性命可非同一般,如今皇权势弱,林道子的风头正劲。这刘伏可是成了朝堂内外无数保皇派的主心骨,更是重振刘氏威严的定海神针。他若是出了事,呵呵,只怕大汉是撑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