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章 君心难测(2/2)
《珏天纪》作者:络语成琛 2020-03-13 13:31
公子党,自己领命也不是,不尽心也不是,实在是进退两难。
唐境微微笑了笑说:“卢大将军是朝中元老,想必所知甚多,大统领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询问他也定有所获。”
卢素霆心中还在苦笑,面上却只能颔首道:“诺,多谢侍郎提点,在下先告退了。”说着,便行拜礼,匆匆离去了。
唐境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他经过通报进了殿内,见皇帝正对着书柜发呆,心下便明白了几分:想来必然与刚才卢素霆头疼的事情有关。至于如何,还待开口才能明知。
“你来了。”皇帝察觉到唐境的到来,朝他招了招手,叹了口气说:“陪孤到花园里去走一走吧。”
唐境答“诺”,心下却越发困惑:今天本来是呈报大理寺的折子的,奏折还在自己手里,皇帝却撇开正事,拉着他便要谈心,莫非又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一路上不曾听见皇帝开口,却听得他叹了好几口气,呼吸也明显加重了。唐境便先开口问:“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皇帝金口一开,便吓到了唐境:“你觉得,太子之位,谁坐合适?”
唐境忙低头道:“这是陛下的家事,臣不敢妄言。”
皇帝偏过头来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叫你说你就说,这些话只有你我能听到,又何必学外头那些忠臣良将,面上毕恭毕敬,心里却想着怎么算计孤呢?”
唐境更惶恐了,却尝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一如他担任御前将军时与皇帝谈话的姿态。片刻,唐境灵机一动,开口了:“臣以为,陛下不必立太子。”
“哦?”皇帝又瞥了他一眼:这小子,当了几个月的文官,倒还有些长进。别的不说,这一套打太极的功夫,倒是得了崔儆的真传。
唐境斟字酌句,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像韩瑜卿一样,把话说得那么圆滑:“陛下不过是知命之年,况又身体康健,何必早立储君呢?再者,既然陛下心中尚未有定夺,不如再观察些时日,也是为天下苍生尽人主之责。”
皇帝叹了口气说:“他们都说孤还年轻。但是你是知道的,孤比起你刚来时,已经老太多了,不是吗?”
唐境颔首道:“陛下是一代明主,远交近攻之下,收复浦羲,与晟平、衢北两国和亲,换来了十数年边境和平稳定,已经成就了从前天下君王百年都难以实现的格局,只要心志坚定,又何必苦于年龄呢?”
皇帝闻言,心中似乎是有了些安慰,笑了笑说:“放你出去做文官这么些日子,别的不说,嘴上功夫倒是厉害许多。跟谁学的?”
唐境知道皇帝又在套自己的话了,便囫囵作答:“朝中诸位前辈,皆是语言严谨、字字珠玑,都是唐境的老师。”
皇帝又笑了,这次倒是真笑出了声。唐境心里一口气也略略放了放:看来,皇帝心里的那点事,也暂时能放一放了。
“你今天不是来递折子的吗?”走到一座亭子里,皇帝终于转入了正题:“把折子拿来,孤看看。”
唐境连忙呈上去,趁着皇帝一边阅览一边禀告:“许大学士效率极高,各位官员也都不敢怠慢,夜里审问,白天过公堂,这几日倒是审出了些眉目。其中的漏网之鱼和附庸之辈,臣已经派人与四公子交涉,渐渐抓捕回京了。”
皇帝看罢了奏折,冷冷笑道:“千亩改百亩,薛仪璋还真是敢贪。”看了一会儿,又道:“裴青松倒是脸大,什么罪都往别人身上推,也不想想那些人的权势是谁给的。再查!”
唐境颔首称诺,又道:“此番新例推行和查处贪官一并施行,还出现了许多问题,望陛下处置。”
皇帝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奏折,这时点了点头说:“看见了。这次落马的官员不少,若要好好推行新例,生成新风气,官员补缺便也是一桩大事,不可马虎。孤打算,先派些特使到那些罪情严重的地方管一段时间,随后再做处置。”
唐境点了点头,没说话。片刻,皇帝草草翻了翻剩下的两本折子,突然问:“家中如何?”
唐境有些懵,不知何意,竟有些吞吞吐吐了起来:“家中姨娘和表妹尚好,府中管教也严谨……”
“你最近身体如何?”趁着唐境组织语言停顿时,皇帝又问了一句。
“臣臂力不比从前,却也在不断恢复。身上其他的旧伤,已经无大碍了。”
“大公子做太子如何?”皇帝突然把折子一放,望向了唐境的眼睛。()
唐境微微笑了笑说:“卢大将军是朝中元老,想必所知甚多,大统领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询问他也定有所获。”
卢素霆心中还在苦笑,面上却只能颔首道:“诺,多谢侍郎提点,在下先告退了。”说着,便行拜礼,匆匆离去了。
唐境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他经过通报进了殿内,见皇帝正对着书柜发呆,心下便明白了几分:想来必然与刚才卢素霆头疼的事情有关。至于如何,还待开口才能明知。
“你来了。”皇帝察觉到唐境的到来,朝他招了招手,叹了口气说:“陪孤到花园里去走一走吧。”
唐境答“诺”,心下却越发困惑:今天本来是呈报大理寺的折子的,奏折还在自己手里,皇帝却撇开正事,拉着他便要谈心,莫非又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一路上不曾听见皇帝开口,却听得他叹了好几口气,呼吸也明显加重了。唐境便先开口问:“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皇帝金口一开,便吓到了唐境:“你觉得,太子之位,谁坐合适?”
唐境忙低头道:“这是陛下的家事,臣不敢妄言。”
皇帝偏过头来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叫你说你就说,这些话只有你我能听到,又何必学外头那些忠臣良将,面上毕恭毕敬,心里却想着怎么算计孤呢?”
唐境更惶恐了,却尝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一如他担任御前将军时与皇帝谈话的姿态。片刻,唐境灵机一动,开口了:“臣以为,陛下不必立太子。”
“哦?”皇帝又瞥了他一眼:这小子,当了几个月的文官,倒还有些长进。别的不说,这一套打太极的功夫,倒是得了崔儆的真传。
唐境斟字酌句,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像韩瑜卿一样,把话说得那么圆滑:“陛下不过是知命之年,况又身体康健,何必早立储君呢?再者,既然陛下心中尚未有定夺,不如再观察些时日,也是为天下苍生尽人主之责。”
皇帝叹了口气说:“他们都说孤还年轻。但是你是知道的,孤比起你刚来时,已经老太多了,不是吗?”
唐境颔首道:“陛下是一代明主,远交近攻之下,收复浦羲,与晟平、衢北两国和亲,换来了十数年边境和平稳定,已经成就了从前天下君王百年都难以实现的格局,只要心志坚定,又何必苦于年龄呢?”
皇帝闻言,心中似乎是有了些安慰,笑了笑说:“放你出去做文官这么些日子,别的不说,嘴上功夫倒是厉害许多。跟谁学的?”
唐境知道皇帝又在套自己的话了,便囫囵作答:“朝中诸位前辈,皆是语言严谨、字字珠玑,都是唐境的老师。”
皇帝又笑了,这次倒是真笑出了声。唐境心里一口气也略略放了放:看来,皇帝心里的那点事,也暂时能放一放了。
“你今天不是来递折子的吗?”走到一座亭子里,皇帝终于转入了正题:“把折子拿来,孤看看。”
唐境连忙呈上去,趁着皇帝一边阅览一边禀告:“许大学士效率极高,各位官员也都不敢怠慢,夜里审问,白天过公堂,这几日倒是审出了些眉目。其中的漏网之鱼和附庸之辈,臣已经派人与四公子交涉,渐渐抓捕回京了。”
皇帝看罢了奏折,冷冷笑道:“千亩改百亩,薛仪璋还真是敢贪。”看了一会儿,又道:“裴青松倒是脸大,什么罪都往别人身上推,也不想想那些人的权势是谁给的。再查!”
唐境颔首称诺,又道:“此番新例推行和查处贪官一并施行,还出现了许多问题,望陛下处置。”
皇帝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奏折,这时点了点头说:“看见了。这次落马的官员不少,若要好好推行新例,生成新风气,官员补缺便也是一桩大事,不可马虎。孤打算,先派些特使到那些罪情严重的地方管一段时间,随后再做处置。”
唐境点了点头,没说话。片刻,皇帝草草翻了翻剩下的两本折子,突然问:“家中如何?”
唐境有些懵,不知何意,竟有些吞吞吐吐了起来:“家中姨娘和表妹尚好,府中管教也严谨……”
“你最近身体如何?”趁着唐境组织语言停顿时,皇帝又问了一句。
“臣臂力不比从前,却也在不断恢复。身上其他的旧伤,已经无大碍了。”
“大公子做太子如何?”皇帝突然把折子一放,望向了唐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