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葵花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异界散仙章节目录 > 修道四大境界!

修道四大境界!

异界散仙作者:不古 2020-01-13 16:37
    第一境界

    炼精化气(本书简称炼气期)

    道家所谓“炼精化气”的气是什么东西?中国医学所谓的“气血”的气和“中风”的风是否都同道家所讲的这个“气”字一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汉代以后的中国医学大都把气流的风和人体呼吸的气混而为一这也是有问题的。不过这些问题都是个别的专论现在从本题范围会讨论它一时也讲不完。前文曾经提到暂且借用现代科学术语的“生命能”作为解释气的概念。换言之也就是要学习静坐和修证健康长寿术的人们不要把人体口鼻呼吸的气以及大气中的空气就当作道家或密宗所谓的气。否则统统落在生理的感受范围错把神经和肌肉的反应当作是“真气”的流行那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退而言之如果只把肺部的呼吸和生理反应的作用当作炼气的成果那么综罗道家、密宗、瑜伽术等的各种大同小异的炼气方法至少有几十种甚至一百种之多。虽然无可否认的人体生理上的口鼻呼吸以及部份其他器官和皮肤呼吸的作用是修炼的基本动作和工具但不能误认为这就是静坐养生或道家丹法的真谛。

    照道家养生的修炼方法真正达到“炼精化气”的程度那是什么景象呢?这便须要留意道家所流行的两句术语所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花”与“五气”都是比喻的代名词。三花即是“精”“气”“神”。“五气”便是心、肝、脾、肺、肾或另用五行的代号即是金、木、水、火、土等;至于印度的瑜伽术中却以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等叫做五气。名词不同实际上都是共通的。聚顶的顶当然是指头顶的“宫会穴”也就是道家所谓的“泥洹宫”密宗所谓的“顶轮”和“梵穴轮”的连带关系。不过朝元的“元”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些根据医学经脉穴道的观念便说这个“元”是指“关元穴”的部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下丹田”有些人却认为这个“元”是指“会阴穴”也就是密宗和瑜伽术所谓的“海底”。谁是谁非从来就无确证除非真是修炼到家的神仙肯出来当场指证或许可息此一争端。不过从学理和中国文字学的诠解以及经验的求证。我们认为这个“元”字与本源的源字通用。换言之所谓“元”便是指原来的本位现象而已所谓“五气朝元”也就是说人体内部的腑脏之气各归原来的本位充满、和谐、均衡而没有窒塞。我们简略地从学理上解释过这两句话的意义以后再从实证的现象来作说明。

    “三花聚顶”的景象:静坐到达精化为气的阶段。奇经八脉的通畅情况犹如以往所说已一步步获得了实证。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此时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的反应。再渐渐的静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现象。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道家丹经所谓的“醍醐灌顶”便是形容这种境界。不过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学理不明观念不清内心如果存有丝毫的幻想或潜意识中存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可能便会心神出窍;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觉;便有许多类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现了。对此种种境象必须要一一扫除不落筌蹄才为究竟。

    “五气朝元”的景象:由于以上所讲“三花聚顶”景象的呈现或者在同一时间或在稍息之后忽然感觉呼吸之气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绵软不藉后天的呼吸而温暖怡适平时所谓的内呼吸(丹田的呼吸这时也自然的停止了。只是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偶然的需要极其轻微的呼吸一次。此时有如在风和日丽的景象中微风不动水波不兴身心内外天地人物无一而非安于“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无我身的存在这些平时的感觉和思想统统都自然地去得无影无踪了。

    静坐或修道的实际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讲“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情况。那么炼精化气的基础工作可以说是告一段落。不过这种基础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须要“持盈保泰”恒常如此而且可以自由作主的要如此便如此才算数。倘使在静坐的过程中偶然有过一次类似经验、瞎猫撞到死老鼠、一见永不再见那就不足为是。但从此要进到“炼气化神”的境界就必须和“道”的观念结合并非只属于静坐工夫的范围了。

    炼精化气: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为百目关、小周天。为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内丹术认为在炼丹药物精、气、神中以精为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